荥阳居士居罕出,高堂华厦安于山。
人自垫溺岂关我,乃复辛苦事所难。
徒杠未成天欲寒,风吹溱洧波漫漫。
安得亟语贤刺史,刺史爱民如赤子。
荥阳居士居罕出,高堂华厦安于山。
人自垫溺岂关我,乃复辛苦事所难。
徒杠未成天欲寒,风吹溱洧波漫漫。
安得亟语贤刺史,刺史爱民如赤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居士”的人物,他居住在荥阳,生活与自然环境紧密相连,展现了其与世无争、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诗中提到的“高堂华厦安于山”,既是对居士生活环境的赞美,也暗示了他对物质生活的淡漠。
接着,诗人通过“人自垫溺岂关我,乃复辛苦事所难”两句,表达了居士对他人苦难的超然态度,以及对自身所处困境的无奈和挣扎。这种对比,突出了居士内心的平静与外界的纷扰之间的鲜明反差。
“徒杠未成天欲寒,风吹溱洧波漫漫”描绘了居士面对自然环境变化时的无助感,尤其是“徒杠未成”和“天欲寒”、“风吹溱洧波漫漫”等细节,不仅渲染了环境的恶劣,也反映了居士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最后,“安得亟语贤刺史,刺史爱民如赤子”表达了居士对有能力改变现状、关心民众疾苦的官员的渴望。这不仅是对现实的反思,也是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居士的形象,探讨了个人与社会、自然与人文之间的关系,以及在特定环境下个体的生存状态和精神追求。
薰风小寺驻征鞍,不问人间行路难。
酒力渐添诗力健,芙蓉空自叠高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