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与宝觉宿精舍》
《与宝觉宿精舍》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扰扰复翩翩,秋床烛屡昏。

真为说万物,岂止挟三言。

问义曹溪室,捐书阙里门。

若知同二妄,目击道逾存。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bǎojué宿jīngshè
sòng / wángānshí

rǎorǎopiānpiānqiūchuángzhúhūn

zhēnwèishuōwànzhǐxiésānyán

wèncáoshìjuānshūquēmén

ruòzhītóngèrwàngdàocún

翻译
纷扰又轻盈,秋夜烛光昏暗。
他真的在谈论世间万物,岂止是几句闲言。
在曹溪的禅堂询问义理,阙里门前捐弃书籍。
如若深知我们都一样虚妄,亲眼所见,大道反而更显真实。
注释
扰扰:形容纷乱的样子。
翩翩:形容动作轻盈。
秋床:秋天的夜晚或卧榻。
屡昏:多次昏暗。
说万物:谈论世间万物。
挟三言:仅凭几句闲话。
曹溪室:指曹溪禅寺,佛教圣地之一。
捐书:舍弃书籍。
阙里门:指孔子故里的孔庙。
同二妄:同样虚妄。
目击:亲眼看见。
道逾存:大道更加存在。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体现了诗人深夜难以入眠,对于万物、宇宙和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如“扰扰复翩翩”的秋风声响,以及“烛屡昏”的昏暗灯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忧郁的氛围。

诗人提到自己在夜深时分对万物进行思考,不仅仅是简单地用三言(即古代文辞中的一个基本单位,包含三个字)来概括。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和智慧追求的渴望,以及面对复杂世界时无法浅尝辄止的心情。

接着,诗人询问曹溪室中之义,意在探讨更深层次的哲学和道德问题,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希望通过阅读书籍来获得答案。这里的“捐书阙里门”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尊重与渴望,即便是在偏僻的地方,也愿意捐赠书籍,传播知识。

最后两句“若知同二妄,目击道逾存”,则是诗人自嘲,对于自己对于宇宙和生命真理追求的态度持有某种程度的怀疑。这里的“二妄”可能指的是对外在世界与内心世界的双重误解,而“目击道逾存”则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观察自然界来理解和保存大道真理。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王安石作为思想家和文学家的深邃思想与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寄屠彦德并简倪元镇二首·其一

水驿灯明渐掩扉,雨中何处暮山微。

萧萧落木征帆过,漠漠长河一雁归。

岁晚仲宣犹在旅,年来伯玉自知非。

久?华发添青镜,未许淄尘上素衣。

(0)

春江十咏·其五夹堤杨柳

杨柳青青夹岸垂,含烟带雨总相宜。

苏公十里湖边树,谁遣东风一夜移。

(0)

东华门观百寮侍朝

重城流月影,飞阙动霞光。

度柳分龙队,穿花列雁行。

佩连都尉粉,衣染令君香。

忽听传呼永,催班入建章。

(0)

奉呈虞侍讲三首·其一

文帝中兴戢武威,元臣高步列彤闱。

玉鞭调马陪春宴,银扇回鸾从夜归。

立仗官曹移讲席,捧香侍女拂朝衣。

龙舆一去桥山远,独抱孤云万里飞。

(0)

人心

杯酒干戈相死生,人心窄路马蹄惊。

太行若把填东海,展得中原万里平。

(0)

次韵答虞道园

笔翰风流说晋唐,敢将拙恶比诸郎。

健豪日费徒成冢,秃鬓年侵不待霜。

才士宜从鹓鹭序,畸人合住水云乡。

岂期天藻亭中老,远寄词章胜采芳。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