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驿灯明渐掩扉,雨中何处暮山微。
萧萧落木征帆过,漠漠长河一雁归。
岁晚仲宣犹在旅,年来伯玉自知非。
久?华发添青镜,未许淄尘上素衣。
水驿灯明渐掩扉,雨中何处暮山微。
萧萧落木征帆过,漠漠长河一雁归。
岁晚仲宣犹在旅,年来伯玉自知非。
久?华发添青镜,未许淄尘上素衣。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对自身境遇的感慨。首联“水驿灯明渐掩扉,雨中何处暮山微”以昏暗的灯光与朦胧的山色,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郁氛围,暗示了诗人孤独的旅程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颔联“萧萧落木征帆过,漠漠长河一雁归”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离别与归途的意境,落叶飘零、孤雁南飞,既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归来的期盼。
颈联“岁晚仲宣犹在旅,年来伯玉自知非”引用了两位古代文人的典故,表达了诗人虽已年老,仍漂泊在外,而自己也意识到过去的某些行为或想法可能并非正确,流露出对人生经历的反思与自省。尾联“久?华发添青镜,未许淄尘上素衣”则以岁月的痕迹——白发与尘埃,形象地展现了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沧桑,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保持纯洁品性的坚持,即使在世事变迁中也不愿让世俗的污垢玷污内心的纯净。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我价值的深刻思考。
道人去我久,书问且不数。
闻余窜南荒,惊悸日枯削。
安知跨大海,往反如入郭。
譬如人弄潮,覆却甚自若。
旁多聚观者,缩头胆为落。
僻居少过从,闲庭堕斗雀。
手倦失轻纨,扣门谁剥啄。
开关忽见之,但觉瘦矍铄。
立谈慰良苦,兀坐叙契阔。
谁持稻田衣,包此剪翎鹤。
远来殊可念,此意重山岳。
悃愊见无华,语论出棱角。
为余三日留,颇觉解寂寞。
忽然欲归去,破裓不容捉。
想见历千峰,细路如遗索。
相寻固自佳,乞诗亦不恶。
而余病多语,方以默为药。
寄声灵石山:“诗当替余作。
”便觉鸣玉轩,跳波惊夜壑。
《瑜上人自灵石来,求鸣玉轩诗,会予断作语,》【宋·惠洪】道人去我久,书问且不数。闻余窜南荒,惊悸日枯削。安知跨大海,往反如入郭。譬如人弄潮,覆却甚自若。旁多聚观者,缩头胆为落。僻居少过从,闲庭堕斗雀。手倦失轻纨,扣门谁剥啄。开关忽见之,但觉瘦矍铄。立谈慰良苦,兀坐叙契阔。谁持稻田衣,包此剪翎鹤。远来殊可念,此意重山岳。悃愊见无华,语论出棱角。为余三日留,颇觉解寂寞。忽然欲归去,破裓不容捉。想见历千峰,细路如遗索。相寻固自佳,乞诗亦不恶。而余病多语,方以默为药。寄声灵石山:“诗当替余作。”便觉鸣玉轩,跳波惊夜壑。
https://shici.929r.com/shici/e6VBiv.html
一片苍崖璞,孕秀自天锺。
浑如暖烟堆里,乍放力犹慵。
疑是犀眠海畔,贪玩烂银光彩,精魄入蟾宫。
泼墨阴云妒,蟾影淡朦胧。
沩山颂,戴生笔,写难穷。
些儿造化,凭谁细与问元工。
那用牧童鞭索,不入千群万队,扣角起雷同。
莫怪作诗手,偷入锦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