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初去临川》
《初去临川》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东浮溪水渡长林,上坂回头一拊心。

已觉省烦非仲叔,安能养志似曾参。

忧伤遇事纷纷出,疾病乘虚亹亹侵。

未有半分求自赎,恐填沟壑更沾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ūlínchuān
sòng / wángānshí

dōngshuǐchánglínshàngbǎnhuítóuxīn

juéshěngfánfēizhòngshūānnéngyǎngzhìcéngcān

yōushāngshìfēnfēnchūbìngchéngwěiwěiqīn

wèiyǒubànfēnqiúshúkǒngtiángōugèngzhānjīn

注释
浮:漂泊。
渡:穿过。
仲叔:指能处理繁琐事务的人。
曾参:孔子弟子,以修养极高著称。
乘虚:趁人虚弱或空虚时。
沾襟:泪水打湿衣襟,形容悲痛。
翻译
向东漂泊在溪水上,穿越了漫长的树林,回头时心中充满哀痛。
我已经感到,摆脱烦恼不再像仲叔那样容易,又怎能像曾参一样坚守志向。
忧虑和悲伤随着每件事涌现,疾病趁虚而入不断侵袭。
我还没有找到自我救赎的方法,只怕早逝,泪水还会洒满衣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自然景色中游历的过程,并通过对比历史人物,表达了自己超脱世俗烦恼、追求高尚志向的愿望。诗中的“东浮溪水渡长林”、“上坂回头一拊心”生动地描绘出行者在山川间穿行时的心境变化。随后,“已觉省烦非仲叔,安能养志似曾参”两句,以历史上的高士为参照,表达了诗人追求超脱和宁静的内心世界。

然而,现实中的忧伤和疾病却如“纷纷出”、“亹亹侵”的细流,侵蚀着诗人的身心。最后两句“未有半分求自赎,恐填沟壑更沾襟”则透露出诗人对未来命运的担忧和无奈,以及对于可能陷入更深困境的恐惧。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与内心活动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寻求心灵平静,同时又不得不面对现实苦难的复杂情感。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中秋夜登海豹台二绝

青冥风露无人管,醉力飞升入桂台。
月过斗西亲挽住,伴人骑鹤去蓬莱。

(0)

和居简师韵

恨不相从早,分渠月半寮。
墨飞春涧石,茶衮夕铛潮。
诗到如今瘦,情从此处消。
为君料理极,参秀碧寥寥。

(0)

{左酉右仓}蟹

西风送冷出湖田,一梦酣春落酒泉。
介甲尽为香玉软,脂膏犹作紫霞坚。
魂迷杨柳滩头月,身老松花瓮里天。
不是无肠今麴蘖,要将风味与人传。

(0)

江强仲郎中送蟹

连日天街候驾归,且呼酒对早梅飞。
从来吏部高情别,右手分将老蟹肥。

(0)

入馀杭到

明发遵西陆,驱车月流光。
佳山迎车来,知是古馀杭。
危树露如雨,平野日未阳。
支流滀清源,弱羽无高翔。
人家丛灌下,世载山水张。
扣门作千憩,白饭羞文鲂。
邂逅有足叹,离合非其常。
主人不予鄙,予留亦徜徉。

(0)

桐柏郑师归故山

元与玄俱妙,全无事可轻。
路依苍石转,房与碧云平。
鹤露收残梦,桃风析晚酲。
西窗留与我,却去事弥明。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