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郎祠下池,清莹薄山脚。
游鳞明鉴中,素恃神可托。
群嬉不畏人,似得天真乐。
祠者常见怜,投食任争绰。
且疑神佑之,纵嚵安敢摸。
达者时公攘,羹鲙陷烹斫。
神乎所保扶,未免挫阴恶。
何如致君人,其道本宏博。
天下日唐虞,声教尽薰灼。
推此及微类,鱼鳖得咸若。
女郎祠下池,清莹薄山脚。
游鳞明鉴中,素恃神可托。
群嬉不畏人,似得天真乐。
祠者常见怜,投食任争绰。
且疑神佑之,纵嚵安敢摸。
达者时公攘,羹鲙陷烹斫。
神乎所保扶,未免挫阴恶。
何如致君人,其道本宏博。
天下日唐虞,声教尽薰灼。
推此及微类,鱼鳖得咸若。
这首诗描绘了晋祠下的鱼池景象,以及对池中鱼儿与祠庙之间微妙关系的哲思。开篇“女郎祠下池,清莹薄山脚”,以晋祠的池水清澈见底,映照着山脚,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接着,“游鳞明鉴中,素恃神可托”两句,将鱼儿比作明镜中的倒影,它们似乎在依赖祠庙的神灵庇护,暗示着人与自然、信仰与现实之间的某种联系。
“群嬉不畏人,似得天真乐”描绘了鱼儿在池中自由嬉戏的情景,它们无忧无虑,仿佛找到了真正的快乐。诗人通过这一场景,表达了对自然和谐状态的向往和赞美。随后,“祠者常见怜,投食任争绰”描述了人们常常投食给鱼儿,鱼儿则争先恐后地抢食,这一幕既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善意,也反映了动物间的竞争本能。
“且疑神佑之,纵嚵安敢摸”表达了对神灵保护的敬畏,同时也提出了一种疑问:即使鱼儿得到了神灵的庇佑,是否就安全无虞?这引出了对命运与保护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接下来,“达者时公攘,羹鲙陷烹斫”通过对比,指出那些懂得尊重自然规律的人,能够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而忽视这些规律的行为可能导致破坏。
最后,“神乎所保扶,未免挫阴恶。何如致君人,其道本宏博。天下日唐虞,声教尽薰灼。推此及微类,鱼鳖得咸若”部分,诗人将讨论扩展到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呼吁人们应遵循道德和智慧的引导,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如同古代的理想社会唐虞时代一样,让所有生物都能得到平等的对待和保护。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和谐共生、理性治理社会的美好愿景。
城中醮龙龙苦蛰,城门夜开八人入。
粤从东关煽喊呀,飞烟卷作半空霞。
祝融熛怒咋齿牙,彤幢绛旆纷要遮。
扶桑剥落喧撑叉,两岸炮焦几百家。
当时诸校阵阵来,传呼数里声如雷。
州官令严兵官急,斤斧镵锄勾绠集。
其奈枯河无沈汁,炎曹横恣玄冥詟。
天虽有泪不敢泣,千人万人瞠眼立。
扑之愈张听自戢,就中那得十数椽。
败壁穿穴檐瓦悬,四围灰烬渠岿然。
邻人惊怪一郡传,扫街老妪今几年。
只身穷独头如绵,家无一孔破絮缠。
只馀一棺候弃捐,以此吁天天见怜。
幽明之理岂眇绵,天在屋头非虚言。
陆浑山火虽富妍,无所劝戒何足编,惜渠不遇昌黎仙。
《纪异诗》【宋·林希逸】城中醮龙龙苦蛰,城门夜开八人入。粤从东关煽喊呀,飞烟卷作半空霞。祝融熛怒咋齿牙,彤幢绛旆纷要遮。扶桑剥落喧撑叉,两岸炮焦几百家。当时诸校阵阵来,传呼数里声如雷。州官令严兵官急,斤斧镵锄勾绠集。其奈枯河无沈汁,炎曹横恣玄冥詟。天虽有泪不敢泣,千人万人瞠眼立。扑之愈张听自戢,就中那得十数椽。败壁穿穴檐瓦悬,四围灰烬渠岿然。邻人惊怪一郡传,扫街老妪今几年。只身穷独头如绵,家无一孔破絮缠。只馀一棺候弃捐,以此吁天天见怜。幽明之理岂眇绵,天在屋头非虚言。陆浑山火虽富妍,无所劝戒何足编,惜渠不遇昌黎仙。
https://shici.929r.com/shici/2w5yY4hBM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