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金曾储古画图,意像彷佛超有无。
悬知岁久成模糊,爱之我欲重为摹。
留情一物我亦诬,谁为此论眉山苏。
百金曾储古画图,意像彷佛超有无。
悬知岁久成模糊,爱之我欲重为摹。
留情一物我亦诬,谁为此论眉山苏。
这首诗《南斋十咏(其六)》由明代诗人孙承恩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古画的欣赏与情感投入。诗中以“百金曾储古画图”开篇,形象地描述了古画的价值与珍贵,以及人们对艺术作品的珍视之情。“意像彷佛超有无”,则进一步表达了古画中蕴含的超凡意境,仿佛超越了现实与虚无的界限,给人以无限遐想。
接着,“悬知岁久成模糊”一句,点出了时间的流逝对艺术品的影响,古画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变得模糊不清,但这种变化并未减弱人们对它的喜爱之情。“爱之我欲重为摹”,诗人表达了想要再次临摹这幅古画的愿望,以此来表达自己对艺术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最后,“留情一物我亦诬,谁为此论眉山苏”两句,诗人自问是否因为对某件物品的情感而有所偏颇,进而引出对宋代文学家苏轼的引用,似乎在探讨艺术欣赏中的主观性与客观性问题,同时也暗含着对苏轼艺术见解的尊重与认同。
整首诗通过对一幅古画的描述与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独特感悟和深厚情感,同时也触及了艺术欣赏中的普遍议题,如时间对艺术品的影响、个人情感与客观评价之间的关系等,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思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