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云春重雨垂垂,索寞情怀送客归。
不愤东风促行棹,羡他双燕逆风飞。
江云春重雨垂垂,索寞情怀送客归。
不愤东风促行棹,羡他双燕逆风飞。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于吴江道中的场景,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自然景象交织,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
首句“江云春重雨垂垂”,描绘了一幅春雨绵绵、云雾缭绕的江南水乡图景。春雨如丝,细密而连绵,与江面上的云雾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宁静的氛围。这不仅为送别的场景提供了背景,也暗示了离愁别绪的弥漫。
次句“索寞情怀送客归”,直接点明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伤。在这样的景色中,送别友人的行动显得格外沉重,情感的索寞与外界的凄美景象相呼应,加深了离别的哀愁。
第三句“不愤东风促行棹”,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春风催动着船桨,加快了离别的步伐,诗人内心涌起一股无法抑制的愤怒与无奈,对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不可逆转感到不满。
最后一句“羡他双燕逆风飞”,通过对比,诗人流露出对自由与坚韧的向往。双燕逆风飞翔,象征着自由与勇敢,与诗人此刻的处境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渴望以及对当前困境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送别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自由与坚韧精神的向往,具有深刻的情感内涵和艺术感染力。
古之画法不复见,六朝人物留遗谱。
后来山水出新意,二李三王差可睹。
洪谷之后有关仝,营丘浑雄独造古。
华原处士笔奇崛,余子纷纷何足数。
郭熙平远疑有神,北苑烂漫皆天真。
画院宣和众史集,俗笔姿媚非吾伦。
岂知南宫迥不群,一扫万古丹青尘。
神闲笔简意自足,窈窕青山行白云。
黄侯黄侯安得此,元气淋漓犹满纸。
晴窗拂拭对高秋,恍惚神游华山里。
生平画癖奈此何,为子试作云山歌。
珍藏什袭君须记,世间名画今无多。
何必规摹,五柳之高,孤竹之清,念久与周旋,我宁作我,任教礼法,卿自从卿。
俊乘陪游,辛杯侍宴,仆病须知非所能。
问何者,是鱼文骥子,纶组彫缨。狂来白眼休惊。
算若个、堪当一瞬青。
但紫篝玉炷,香消仙蠹,朱绳金错,笔扫谗蝇。
清酒三杯,黄粱半枕,不换他年身后名。
谁惊觉,有坠梧片叶,索赋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