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性或可拳,麟游或非时。
未若九霄凤,鉴辉而下之。
朝飞扶桑津,暮宿月树枝。
翱翔阅千载,秉德何由衰。
伦云听其鸣,夔亦致其仪。
向非轩与虞,尔技将安施。
龙性或可拳,麟游或非时。
未若九霄凤,鉴辉而下之。
朝飞扶桑津,暮宿月树枝。
翱翔阅千载,秉德何由衰。
伦云听其鸣,夔亦致其仪。
向非轩与虞,尔技将安施。
这首清代诗人李重华的《杂咏(其七)》描绘了一种寓意深远的景象。诗中以龙和麟的隐喻,暗示了才华可能被压制或不得其时的情况,但凤凰作为九霄神鸟,象征着高贵与吉祥,它的飞翔与栖息展现了恒久不变的美德。诗人借凤凰的形象,表达了对公正评价和施展才能的理想环境的向往,同时也暗含了对贤明君主如轩(黄帝)与虞舜的认可,认为只有在他们的时代,才能真正实现才能的发挥。整首诗寓言性强,富有哲理,体现了作者对于理想社会和个人价值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