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使行人直过难,倚江凌汉任盘盘。
纡回到顶终须下,如此天高甚处漫。
欲使行人直过难,倚江凌汉任盘盘。
纡回到顶终须下,如此天高甚处漫。
这首诗描绘了漫天岭的险峻与高耸,通过行人的艰难行走和山岭的曲折蜿蜒,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挑战。首句“欲使行人直过难”,直接点明了漫天岭的崎岖不平,使得行人难以顺利通行,暗示了山岭的陡峭与险峻。接着,“倚江凌汉任盘盘”一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漫天岭与江河、天空相联系,强调其地理位置的特殊与壮观,同时也表达了攀登者的勇气与决心。
“纡回到顶终须下”,进一步描述了攀登漫天岭的过程,山路曲折蜿蜒,需要经过一番艰辛的努力才能到达山顶。然而,无论多么艰难,最终还是要下山,这既是对攀登过程的总结,也暗含了对人生旅途的思考——无论经历多少困难与挑战,总有结束之时。
最后一句“如此天高甚处漫”,以问句的形式收尾,既是对漫天岭高度的赞叹,也是对人生追求的深思。它似乎在问:在如此之高的天际,究竟有多少未知与可能等待着我们去探索?这句话充满了哲理意味,引人深思,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漫天岭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雄伟与壮丽,也蕴含了对人生道路的思考与启示,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视角。
竹里茅檐竹外溪,青琅玕映碧玻瓈。
吟从亭午到薄暮,诗就不知安所题。
篮舆度浮梁,朝岚尚濛濛。
十有九日雨,得晴类投空。
游岩既愿适,访隐亦好从。
道傍得野舍,一径幽且通。
主人谁与者,其祖郑七松。
流风被云仍,真有隐者风。
问年七十馀,曳履不扶筇。
我年仅其半,而已衰龙钟。
岂其养生效,殆自起死功。
若人种艺法,橐驼安取同。
木老德亦熟,闻之苏长公。
昔去无此屋,今兹更添竹。
吾辈固萧閒,道人殊不俗。
我自庐山十五载,奔走坐受世迫隘。
今年一梦落星湾,遥赏意短终不快。
褰裳高步千仞冈,下视城郭等蓬块。
阴风远来龙噫吟,大江东下波滂湃。
远游止为两眸计,扶杖深叹造物大。
五老自是吾故人,一笑却恨浮云碍。
欲搜短句记来游,倚槛孤啸上方外。
康州涪翁我所师,借问遗碑悉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