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里茅檐竹外溪,青琅玕映碧玻瓈。
吟从亭午到薄暮,诗就不知安所题。
竹里茅檐竹外溪,青琅玕映碧玻瓈。
吟从亭午到薄暮,诗就不知安所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画面:竹林围绕着茅草小屋,屋外流淌着一条溪水,翠绿的竹子与碧绿的溪水相映成趣,如同青琅玕(一种美玉)倒映在清澈的玻璃中。诗人在此环境中,从中午时分一直吟咏至傍晚,沉浸在创作的喜悦中,以至于忘记了为自己的诗作题写什么题目。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深深喜爱和创作灵感的源源不断。赵蕃以简洁的笔触,捕捉了日常生活中诗意的瞬间,展现了宋代文人雅士的闲适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美的追求。
散策忘远近,看云孤野夕。
履石冰涧喧,缘冈松林黑。
纷纷车轮后,宛宛崎岖迹。
矫身一延伫,金彩罅西魄。
遐思动盈抱,百年会有息。
人生信少娱,道心常自得。
山中樵者归,舍南炊烟直。
焉知同岁暮,亦有还乡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