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郭子坤别驾之庐州·其一》
《送郭子坤别驾之庐州·其一》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诸生垂白困谈经,何似雄飞出汉庭。

客自燕台知骥足,人从金斗识屏星。

耆阇海外来峰色,大蜀淮西拥地形。

匣里佩刀谁所赠,龙鸣风雨未堪听。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送郭子坤别驾之庐州》其一,通过对比在学府中白发苍苍的学者与郭子坤在官场上的雄飞,表达了对郭子坤才华和仕途前景的赞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雄飞出汉庭”、“知骥足”、“识屏星”等,生动地描绘了郭子坤的才能和地位。

首联“诸生垂白困谈经,何似雄飞出汉庭”,以“诸生”与“雄飞”的对比,突出了郭子坤不同于一般学者的非凡之处。这里的“垂白”不仅指头发花白的老学者,也暗含了对学术生涯的艰辛和岁月的流逝。“困谈经”则形象地描绘了学者们在学术探讨中的困顿与执着。而“雄飞出汉庭”则用历史典故,暗示郭子坤将像汉代的名臣一样,在官场上展翅高飞。

颔联“客自燕台知骥足,人从金斗识屏星”,进一步赞美郭子坤的才能。这里“燕台”和“金斗”都是古代地名,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地域和文化背景,通过这两个地点的描述,强调了郭子坤的才能被广泛认可,无论是在北方的燕台还是南方的金斗,都能被人赏识。同时,“知骥足”和“识屏星”也是对郭子坤才能的高度评价,前者比喻他如同千里马,后者则比喻他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星,才华横溢。

颈联“耆阇海外来峰色,大蜀淮西拥地形”,继续扩展郭子坤的影响力和成就。这里“耆阇”可能是指佛教中的高僧,象征着郭子坤的智慧和修为超越了一般世俗的界限;“海外来峰色”则暗示他的影响已经跨越了国界,达到了更广阔的天地。而“大蜀淮西拥地形”则可能是对郭子坤在政治或军事领域的贡献的一种隐喻,表明他在处理复杂局面时能够从容不迫,掌控全局。

尾联“匣里佩刀谁所赠,龙鸣风雨未堪听”,以郭子坤随身携带的佩刀为引子,表达了对其未来的期待和祝福。佩刀象征着权力和责任,同时也蕴含着保护和战斗的意义。这里“谁所赠”既是对赠予者的尊敬,也是对郭子坤获得这种力量的认可。而“龙鸣风雨未堪听”则是对郭子坤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和困难的预示,希望他能像龙一样在风雨中保持冷静和坚定,展现出真正的英雄本色。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郭子坤个人形象的描绘和对他的才能、地位、影响力以及未来挑战的展望,展现了诗人对其深厚的情感和高度的评价。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九日诸人集于资福阁次高季应韵三首·其三

戏马台前草自妍,英雄何在竟茫然。

江河犹带重阳恨,父老空将旧事传。

去雁来鸿波浩荡,夕阳流水树芊眠。

休休世味从来恶,细嚼霜英慰暮年。

(0)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其二一○崔纵

直以母事妾,祗云父所安。

可怜遭楚毒,加意更承颜。

(0)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其一一三郭林宗

不顺诸侯友,那容天子臣。

贞乎宁绝俗,隐也不违亲。

(0)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其五泰伯

为怜季有子,逆探父传贤。

断发文身事,诬哉司马迁。

(0)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其二二四李景让

既尔家能孝,还于国尽忠。

谁宜举此爵,知是莫如公。

(0)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其三十八孔子党人

忍以證羊故,而云我直躬。

那知为父隐,直故在其中。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