蔽日初槐,啼花娇鸟,疏篱渐长新篁。
永昼人间,薰炉细细焚香。漫誇世路名场。
远风波、碧簟清凉。蝶须坠粉,鱼吹蘋末,莺弄笙簧。
好书堪把,苦茗频斟,湘帘半捲,燕子飞忙。
香闺双陆,倦来午梦偏长。小立斜阳。
映纱橱、笑看残妆。耐平章。无边风月,自在年光。
蔽日初槐,啼花娇鸟,疏篱渐长新篁。
永昼人间,薰炉细细焚香。漫誇世路名场。
远风波、碧簟清凉。蝶须坠粉,鱼吹蘋末,莺弄笙簧。
好书堪把,苦茗频斟,湘帘半捲,燕子飞忙。
香闺双陆,倦来午梦偏长。小立斜阳。
映纱橱、笑看残妆。耐平章。无边风月,自在年光。
这首《夏初临·初夏》是明代末期清初词人梁清标的佳作。词中描绘了初夏时节的清新景象和闲适生活,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蔽日初槐,啼花娇鸟,疏篱渐长新篁",词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夏日初来,槐树遮天蔽日,花开鸟鸣,新竹在稀疏篱笆旁悄然生长,展现出生机盎然的画面。
"永昼人间,薰炉细细焚香",夏日漫长,人们在室内燃香,营造出宁静舒适的氛围,暗示着生活的闲适与雅致。
"漫誇世路名场",词人略带感慨,暗指世俗名利场的纷扰,而接下来的"远风波、碧簟清凉"则转向了远离尘嚣的惬意,表达了对自然与宁静的向往。
"蝶须坠粉,鱼吹蘋末,莺弄笙簧",通过写蝴蝶落粉、鱼儿戏水、黄莺鸣叫,进一步渲染了夏日的热闹与和谐。
"好书堪把,苦茗频斟,湘帘半捲,燕子飞忙",词人享受阅读的乐趣,品茗消暑,湘帘微开,燕子穿梭,描绘出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活情趣的画面。
"香闺双陆,倦来午梦偏长",闺房中的人们在午后小憩,梦境悠长,显示出悠闲的生活节奏。
"小立斜阳。映纱橱、笑看残妆",夕阳下,女子倚窗而立,欣赏自己的妆容,流露出女性的自得与娇俏。
最后,"耐平章。无边风月,自在年光",词人感叹时光的美好,愿在这样的风月自在中度过每一个美好的日子,体现出词人的旷达情怀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体来看,这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恬淡,展现了初夏时节的宁静与美好,以及词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新来乘传抵秦川,会府须才果峻迁。
应见流钱从地上,特闻聚米向君前。
声华南国推高士,名姓丹台缀列仙。
每话官曹苦拘束,归家长是夕阳天。
艮斋先生门下士,寒星向晓今馀几。
春风堂上刘更生,十年桂山问奇字。
艮斋正派谁真传,更生得髓仍得肝。
春风卷著两袖里,放出抟扶天地间。
涪翁浣花醉图歌,歌词自作复自写。
少陵无人张颠死,此翁奄有二子者。
不论钗股与锥沙,更数旱蛟及惊蛇。
诗仙不合兼草圣,鬼妒天嗔教薄命。
人言爱书缘爱贤,紫眉未必胜青编。
旧时鬼门关外客,如今一字抵尺璧,何须千载空相忆。
古人浪语笔如椽,何人解把笔题天。
昆崙为笔点海水,青天借作一张纸。
作商猗那周皇矣,廷尉簿正邵夫子。
淳熙圣孝贯三光,题大如天谁敢当。
夫子一洒金玉章,银河吹笙间琳琅。
吉甫奚斯鸿雁行,彼何人哉唐漫郎。
夜来玉虫杂金粟,老夫春寒眠不足。
起来拾得圣孝诗,灯花阿那圣得知。
萧萧淅淅荻花风,惨惨澹澹云物容。
欲雪不雪关得侬,得归未归一莞中。
年华纵留春已换,半生作客今何恨。
夜来飞霰打僧窗,便恐雪真数尺强。
催科不拙亦安出,吾民沥髓不濡骨。
边头犀渠未晏眠,天不雨粟地流钱。
四序各自佳,要不如春时。
何必花与柳,始爱春物熙。
今晨驾言出,从公南山西。
泥软屦自惬,风嫩面不知。
寒草动暖芽,晴山馀雨姿。
水日亦相媚,蹙纹生碎晖。
鸟声岂为我,我听偶自怡。
出门初惮烦,载涂乃忘归。
但令我意适,岂校出处为。
路人见我揖,属我有所思。
我不见其面,信口聊应之。
徐悟恐忤物,欲谢已莫追。
我率或似傲,彼愠独得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