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浪语笔如椽,何人解把笔题天。
昆崙为笔点海水,青天借作一张纸。
作商猗那周皇矣,廷尉簿正邵夫子。
淳熙圣孝贯三光,题大如天谁敢当。
夫子一洒金玉章,银河吹笙间琳琅。
吉甫奚斯鸿雁行,彼何人哉唐漫郎。
夜来玉虫杂金粟,老夫春寒眠不足。
起来拾得圣孝诗,灯花阿那圣得知。
古人浪语笔如椽,何人解把笔题天。
昆崙为笔点海水,青天借作一张纸。
作商猗那周皇矣,廷尉簿正邵夫子。
淳熙圣孝贯三光,题大如天谁敢当。
夫子一洒金玉章,银河吹笙间琳琅。
吉甫奚斯鸿雁行,彼何人哉唐漫郎。
夜来玉虫杂金粟,老夫春寒眠不足。
起来拾得圣孝诗,灯花阿那圣得知。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杨万里所作,名为《谢邵德称示淳熙圣孝诗》。诗中的语言华丽,想象力丰富,通过对书法的高度赞美来表达诗人对淳熙皇帝圣明与孝道的颂扬之情。
首句“古人浪语笔如椽”将古人的豪放文章比作巨木,展现了古文辞采宏伟的气势。紧接着,“何人解把笔题天”则是说只有哪位高手能够挥洒自如,将文字写在苍天之上,显示出诗人对这种能力的向往与敬佩。
“昆崙为笔点海水,青天借作一张纸”则是将书法比喻成用昆仑山作为笔蘸,以浩瀚大海的水墨绘制天地。这里的想象空间极其广阔,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书法的无限赞美,也透露出对宇宙之大的感慨。
“作商猗那周皇矣,廷尉簿正邵夫子”中的“商猗那周皇矣”可能是指古代帝王或圣人的书法,而“廷尉簿正邵夫子”则是在赞美淳熙皇帝的德行。
“淳熙圣孝贯三光,题大如天谁敢当”中的“淳熙圣孝”指的是宋仁宗的谥号,表明他是一位圣明且孝顺的君主。这里将其德行比作三光(日月星),强调其高不可攀。
“夫子一洒金玉章,银河吹笙间琳琅”则是说夫子(指淳熙皇帝或诗中所赞美的书法家)的文字如同金玉一般珍贵,而银河比喻为笙,字里行间充满了珠光宝气。
“吉甫奚斯鸿雁行,彼何人哉唐漫郎”中,“吉甫奚斯鸿雁行”可能是形容书法家笔力雄健如同鸿雁展翅飞扬,而“彼何人哉唐漫郎”则是在询问这位书法高手究竟是谁,使用的是古代的赞美之辞。
“夜来玉虫杂金粟,老夫春寒眠不足”表达了诗人在夜晚受到启发,如同得到了珍贵的宝物一般,内心充满喜悦,因此难以入睡。
末句“起来拾得圣孝诗,灯花阿那圣得知”则是说诗人起身后拾取所作之诗,以此来表达对淳熙皇帝圣明与孝道的颂扬之情,同时希望这份颂扬能够被天知道。
整首诗通过对书法的赞美,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淳熙皇帝乃至整个宋代文化的崇高敬意。
江村秋雨歇,酒尽一帆飞。
路历波涛去,家惟坐卧归。
岛花开灼灼,汀柳细依依。
别后无馀事,还应埽钓矶。
请君膝上琴,弹我白头吟。
忆昔君前娇笑语,两情宛转如萦素。
宫中为我起高楼,更开华池种芳树。
春天百草秋始衰,弃我不待白头时。
罗襦玉珥色未暗,今朝已道不相宜。
扬州青铜作明镜,暗中持照不见影。
人心回互自无穷,眼前好恶那能定。
君恩已去若再返,菖蒲花生月长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