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禋稽古制,殷礼值秋时。
肃肃旂常列,跄跄鹓鹭随。
爽风开宝扇,旭日耀灵祠。
两序陈钟鼓,千秋焕䁀彝。
羹墙增忾慕,典籍信昭垂。
对越严将祀,钦承俨若思。
志曾希舜禹,心愧作君师。
代谢固天运,孙曾鉴在兹。
明禋稽古制,殷礼值秋时。
肃肃旂常列,跄跄鹓鹭随。
爽风开宝扇,旭日耀灵祠。
两序陈钟鼓,千秋焕䁀彝。
羹墙增忾慕,典籍信昭垂。
对越严将祀,钦承俨若思。
志曾希舜禹,心愧作君师。
代谢固天运,孙曾鉴在兹。
这首诗描绘了清朝乾隆皇帝在戊午年秋季祭祀历代帝王庙的庄严仪式。诗中通过“明禋”、“殷礼”等词语,展现了祭祀活动的隆重与虔诚。诗人以“稽古制”、“值秋时”点明时节与传统礼仪的契合,通过“旂常列”、“鹓鹭随”描绘出仪式的庄重与秩序井然。
接着,“爽风”、“宝扇”、“灵祠”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肃穆而又祥和的氛围,而“两序陈钟鼓,千秋焕䁀彝”则进一步强调了仪式的宏大与历史的延续性。诗人通过“羹墙增忾慕,典籍信昭垂”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与追思,以及对历史文化的珍视与传承。
最后,“对越严将祀,钦承俨若思”体现了祭祀活动的神圣与庄重,诗人自省“志曾希舜禹,心愧作君师”,表达了对古代圣贤的向往与自我反省,同时也流露出作为帝王的责任感与谦逊之心。整首诗不仅描绘了祭祀的场景,更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意义和对先贤的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