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难毫》
《难毫》全文
清 / 张之洞   形式: 古风

古人贵硬笔,刻画等锥印。

取才颖与须,刚健生神骏。

宣城传散卓,能使少师困。

今人矜柔毛,因难乃得顺。

墨采常有馀,曼缓藏坚韧。

新意縳鸡氄,三钱非鄙吝。

盘辟尤如意,得自弋阳郡。

芥羽杀馀怒,草翘涵朝润。

毫齐力亦齐,马服忘其迅。

刷勒无不可,茧栗至径寸。

细筋自露锋,丰肌转成韵。

万物无刚柔,善役随所运。

投笔揩眼花,忘我椎指钝。

(0)
鉴赏

此诗《难毫》由清代诗人张之洞所作,通过对毛笔的描绘,展现了对书法工具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诗中首先提到古人崇尚硬笔,认为刻画如同锥印,强调了笔的硬度和刚健之美。接着,诗人通过“宣城传散卓”一句,赞美了宣城地区生产的散卓笔,这种笔能使得书法大师如少师感到困难,暗示了其卓越的品质。

随后,诗人转向对现代人使用柔毛笔的描述,指出在面对困难时,柔毛笔才能展现出顺滑流畅的一面。诗人强调了墨色的丰富余韵以及线条的曼妙与坚韧,通过“新意縳鸡氄”一句,表达了对创新精神的推崇。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盘辟尤如意”,赞美了一种来自弋阳郡的特殊笔毫,这种笔毫在书写时能够展现出独特的风格和韵味。诗人进一步解释了这种笔毫的特点,如“芥羽杀馀怒,草翘涵朝润”,形象地描绘了笔毫在书写时的动态美和自然感。

最后,诗人总结道,“毫齐力亦齐,马服忘其迅”,强调了笔毫在书写时的一致性和力量,以及即使在快速书写时也能保持清晰和优雅。诗人还提到“刷勒无不可,茧栗至径寸”,说明了这种笔毫在各种书写需求下的适应性,从细小到粗大都能自如应对。

整首诗通过对不同种类笔毫的描绘,不仅展示了对书法艺术的深厚理解,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工具与技艺之间关系的独特思考。诗中蕴含的哲理,即事物的刚柔并济、善用所长,以及在不同情境下灵活运用,都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作者介绍
张之洞

张之洞
朝代:清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又是总督,称“帅”,故时人皆呼之为“张香帅”。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出生于贵州兴义府,祖籍直隶南皮。咸丰二年(1852年)十六岁中顺天府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二十七岁中进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教习、侍读、侍讲、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多次署理,从未实授)、军机大臣等职,官至体仁阁大学士。
猜你喜欢

山居八咏·其五

真性寂无机,尘尘祖佛师。

日明庭砌暖,霜苦药苗衰。

汲水和烟酌,栽松带雪移。

好听玄旨处,猿啸岭南枝。

(0)

拟乐府子夜四时歌四首·其一

吴子爱桃李,月色不到地。

明朝欲看花,六宫人不睡。

(0)

题越王台

越井岗头松柏老,越王台上生秋草。

古木多年无子孙,牛羊践踏成官道。

(0)

游仙窟诗.游后园

梅蹊命道士,桃涧伫神仙。

旧鱼成大剑,新龟类小钱。

水湄唯见柳,池曲且生莲。

欲知赏心处,桃花落眼前。

(0)

哭裴少府

世人谁不死,嗟君非生虑。

扶病适到官,田园在何处?

公才群吏感,葬事他人助。

余亦未识君,深悲哭君去。

(0)

宋中十首·其二

朝临孟诸上,忽见芒砀间。

赤帝终已矣,白云长不还。

时清更何有,禾黍遍空山。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