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性寂无机,尘尘祖佛师。
日明庭砌暖,霜苦药苗衰。
汲水和烟酌,栽松带雪移。
好听玄旨处,猿啸岭南枝。
真性寂无机,尘尘祖佛师。
日明庭砌暖,霜苦药苗衰。
汲水和烟酌,栽松带雪移。
好听玄旨处,猿啸岭南枝。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深山中修行的景象。"真性寂无机,尘尘祖佛师"表明诗人追求内心的清净,无为而治,同时也尊崇佛法,寻找生命的本源。"日明庭砌暖,霜苦药苗衰"则写出了春日阳光照耀下的温暖,以及冬天霜冻中草木的凋零,这两句勾勒出季节更迭和自然界的生机与艰辛。
接下来的"汲水和烟酌,栽松带雪移"展示了诗人日常生活中的宁静与从容:他从井边汲水,与烟霞共饮,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在雪中种植松树,表现了一种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和对自然的敬畏。
最后两句"好听玄旨处,猿啸岭南枝"则描绘了诗人喜爱聆听高深佛理之地,同时也提到了远方山岭间猿啸的声音,这既是自然之声,也与佛法的奥义相呼应。
整首诗通过对比春夏景象与冬日凋零,以及隐士生活的宁静与大自然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自然和精神世界的深刻体悟。
昔人一览五台胜,谓可不须五岳游。
把诗令我神辄往,襆被欲发仍勾留。
那知山灵有深眷,衔命太原偿此愿。
见山已自开心颜,况复驱车到天半。
摩霄跨汉何嵷巃,呼吸直与精灵通。
疑是娲皇此炼石,化作五朵青芙蓉。
闻说东台特奇妙,拾级先登纵遐眺。
夜半涌出朱砂丸,海外天鸡犹未叫。
山僧复导过西台,举头正喜鸿蒙开。
阴睛凉暖变俄顷,飒然万里边风来。
遥指南台高几许,蹈虚蹑险如霞举。
上方历历见星辰,下界冥冥自风雨。
欲往北台更飘瞥,分明引入水晶窟。
阴崖高叠万古冰,幽涧长流千岁雪。
中台宛在山中央,云是文殊旧道场。
驯虎何曾避行客,伏龙犹自依空王。
飞泉宛转当檐落,注入清池长不涸。
镜中大可印禅心,惟见一泓开澹漠。
小憩刚逢梵课馀,妙香冉冉飘衣裾。
到此能令众缘息,只有夙好犹难除。
摄衣馀勇更一鼓,直上莲花岭头坐。
两丸日月足底生,百道烟霞腰下裹。
一峰万状难具论,诸山环侍犹儿孙。
置身合在最高顶,俯瞰一气浑无垠。
登高倘使心不猛,奇胜何由得全领。
从知万事须造巅,赖得兹游发深省。
朅来幸得公务闲,闲情暂寄水石间。
幽吟颇得清净理,遐赏适在清凉山。
却为王程难久住,摇鞭又入红尘去。
回看一片出山云,不识为霖向何处?
《五台山》【清·嵇曾筠】昔人一览五台胜,谓可不须五岳游。把诗令我神辄往,襆被欲发仍勾留。那知山灵有深眷,衔命太原偿此愿。见山已自开心颜,况复驱车到天半。摩霄跨汉何嵷巃,呼吸直与精灵通。疑是娲皇此炼石,化作五朵青芙蓉。闻说东台特奇妙,拾级先登纵遐眺。夜半涌出朱砂丸,海外天鸡犹未叫。山僧复导过西台,举头正喜鸿蒙开。阴睛凉暖变俄顷,飒然万里边风来。遥指南台高几许,蹈虚蹑险如霞举。上方历历见星辰,下界冥冥自风雨。欲往北台更飘瞥,分明引入水晶窟。阴崖高叠万古冰,幽涧长流千岁雪。中台宛在山中央,云是文殊旧道场。驯虎何曾避行客,伏龙犹自依空王。飞泉宛转当檐落,注入清池长不涸。镜中大可印禅心,惟见一泓开澹漠。小憩刚逢梵课馀,妙香冉冉飘衣裾。到此能令众缘息,只有夙好犹难除。摄衣馀勇更一鼓,直上莲花岭头坐。两丸日月足底生,百道烟霞腰下裹。一峰万状难具论,诸山环侍犹儿孙。置身合在最高顶,俯瞰一气浑无垠。登高倘使心不猛,奇胜何由得全领。从知万事须造巅,赖得兹游发深省。朅来幸得公务闲,闲情暂寄水石间。幽吟颇得清净理,遐赏适在清凉山。却为王程难久住,摇鞭又入红尘去。回看一片出山云,不识为霖向何处?
https://shici.929r.com/shici/nMDARHlA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