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亦栖栖者,天涯尚滞淫。
每闻烟鹤唳,时作水龙吟。
梗泛沟中断,材惊爨下音。
名山谁不负,为尔一登临。
余亦栖栖者,天涯尚滞淫。
每闻烟鹤唳,时作水龙吟。
梗泛沟中断,材惊爨下音。
名山谁不负,为尔一登临。
这首清代诗人程尚濂的《拟古(其二)》描绘了诗人的漂泊与怀才不遇之情。"余亦栖栖者,天涯尚滞淫",开篇以自述身份,表达出诗人身处异乡,生活动荡不定的状态。"每闻烟鹤唳,时作水龙吟",通过描绘听到的鹤鸣和水声,寓言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忧思,仿佛在寻求心灵的慰藉。
"梗泛沟中断,材惊爨下音",进一步借物抒怀,比喻自己的才华被闲置,如同漂浮的杂物,只能在日常生活中发出微弱的声音,暗示了怀才不遇的无奈。"名山谁不负,为尔一登临",诗人表达了对名山大川的向往,希望能借此摆脱困境,寻求更高的理想和归宿,体现出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不甘沉沦的决心。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手法巧妙,展现了诗人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