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寓杭久无诗长至后偶赋怀归五首呈仁近仲实·其一》
《寓杭久无诗长至后偶赋怀归五首呈仁近仲实·其一》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严滩合问紫阳津,误簉西湖寂寞滨。

老子通身唯是骨,梅梢作意为谁春。

饱更世故全如梦,惯忍霜寒最益人。

莫笑龙钟开七帙,含珠何限已成尘。

(0)
注释
严滩:地名,可能指某个渡口。
紫阳津:地名,可能指紫阳渡口。
西湖:著名的杭州西湖。
滨:岸边。
老子:此处可能借指年老之人。
通身:全身上下。
唯是骨:只剩下骨头。
梅梢:梅花的梢头。
作意:有意为之,特意。
饱更:充分经历。
世故:世间的经历和经验。
全如梦:完全像一场梦。
惯忍:习惯忍受。
龙钟:形容老人体弱无力。
七帙:泛指书籍。
含珠:比喻智慧或珍贵的东西。
已成尘:已经消逝或失去。
翻译
在严滩我询问紫阳渡口,却误入了西湖这寂寞的岸边。
老者全身只剩骨头,梅花枝头似乎也在为谁绽放春天。
饱经世事如同一场梦,习惯忍受霜寒反而使人更加坚韧。
别嘲笑我老态龙钟打开七卷书,曾经含在嘴里的珍珠如今都已化为尘土。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对故土的深切思念和个人境遇的感慨之作。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抒发了自己的寂寞心情以及对过往岁月的回忆。

“严滩合问紫阳津”一句设定了一种寻觅古迹的情境,表明诗人在游历中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追求。接着,“误簉西湖寂寞滨”则描绘了诗人面对美丽景色时所感受到的孤独与忧郁。

“老子通身唯是骨,梅梢作意为谁春”两句,通过比喻手法表达诗人的超脱和淡泊。梅花常用来象征坚贞不屈、寂寞清高的情怀,这里诗人以梅花自况,表明自己虽然年迈,但精神依旧坚定,对春天的到来似乎已经无所谓。

“饱更世故全如梦”则是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幻的感慨。诗人将世间的一切看作是一场梦,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

“惯忍霜寒最益人”这句表达了通过经历苦难和磨难可以使人更加坚强的思想。这是中国古代文化中常见的一种观念,即认为逆境铸就成才。

最后两句,“莫笑龙钟开七帙,含珠何限已成尘”则是在提醒读者不要轻视那些看似普通但实际上蕴藏深意的诗文(龙钟指代古人所藏之书),而是应该去发掘它们所包含的智慧。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待传统文化资源的态度,认为这些文化遗产虽然被尘封,但仍然值得我们去挖掘和珍视。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位饱经沧桑、有深厚文化素养之士子的内心世界。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入城似吴竹溪

投眠方丈室,为趁午潮差。

父执子爱我,客身心是家。

夜床安纸帐,晓枕梦梅花。

早作临溪别,此情天共涯。

(0)

龄叟得稼山好语因赞之

高怀不是爱山行,钟鼓楼高有宿盟。

今夜老禅联榻卧,定应说到有西成。

(0)

登慈云阁偶成三首·其二

悠悠双鹭趁溪飞,欲带清风何处归。

湖海近来难著脚,灵山深处自知机。

(0)

夜坐书怀

竹窗镫火足相陪,惟怕梅花画角催。

我欲敧眠寻好梦,照人隙月更徘徊。

(0)

饮于梅山弟家醉书八首.喜见山孙

梅山醉里抱山孙,春入孩颜笑语温。

淡静心田无妄念,祇将诗礼种家门。

(0)

弟观为众奉里神于丹山僧舍有五绝因趁韵·其三

一卷新吟水石香,顿教尘浊变清凉。

唤醒心下十年梦,拜舞薰风面舜廊。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