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用春风急,诗肩暖亦寒。
儿曹如笋长,吾事只梅酸。
后死犹容健,馀生愈觉难。
一瓢自穷巷,何止此堪叹。
底用春风急,诗肩暖亦寒。
儿曹如笋长,吾事只梅酸。
后死犹容健,馀生愈觉难。
一瓢自穷巷,何止此堪叹。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方回的作品,名为《残春感事十首(其七)》。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变化和他对时光流逝、自然界变迁的深刻感悟。
“底用春风急,诗肩暖亦寒。”这里描绘了春天即将过去的景象,春风在急遽地吹拂,而诗人却感到肩头既有温暖又带着凉意,这既是对自然界变化的写照,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儿曹如笋长,吾事只梅酸。”“儿曹”指的是年轻的一代,而“如笋长”则形象地比喻他们正在成长之中。相对于他们的生机勃勃,诗人自己的心境却是“只梅酸”,梅在这里不仅是植物,也象征着孤独和清高,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世之感的无奈和苦涩。
“后死犹容健,馀生愈觉难。”这两句诗探讨的是生命与死亡的问题。“后死”意味着延后死亡,“犹容健”则是即便如此,也还是保持着表面的安康。然而实际上,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馀生”)却让人感到越来越难以承受。
“一瓢自穷巷,何止此堪叹。”诗人在这里用“一瓢”比喻自己的孤独与寂寞,他从狭窄的巷弄中走出,用“何止此堪叹”表达了对周围环境和生活状态的无限感慨。
整首诗通过春天即将结束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篇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蛾眉婉娈香闺妇,揽镜看花矜自顾。
同游偶上木兰船,拾得波间双尺素。
殷勤浣手自开缄,知是辽阳迢递还。
夫戍远过鸭绿水,妾家近住凤凰山。
凤凰山上花尚发,鸭绿江边风渐寒。
落叶情随秋滚滚,捣衣心逐月漫漫。
月转西厢移北斗,砧杵连绵夜良久。
还将宝带结同心,自向罗幛甘独守。
罗帏宝带宛垂垂,却耐青春长别离。
敛恨空题纨扇赋,含情更制剪刀词。
红绡拭泪增憔悴,且把戎衣早相寄。
恨无双翼随飞云,坐拊花砧长忆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