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居十首·其三》
《山居十首·其三》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坐石何年到夜深,临溪松竹已成林。

一时人事将非昔,万叠峰峦又是今。

月影入潭无透路,雪花投树有微音。

每当寒到知身老,灯暗香残怯曙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居所的静谧与岁月流转的深刻感悟。首句“坐石何年到夜深”以时间的悠长和空间的静寂开篇,暗示了诗人在此处停留之久,同时也为全诗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接着,“临溪松竹已成林”一句,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展现了时间的流逝,松竹由幼小长至茂盛,象征着生命的成长与变迁。

“一时人事将非昔,万叠峰峦又是今。”这两句诗则进一步深化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将个人经历与自然景象相联系,暗示了世间万物皆在变化之中,而人的记忆与感知却难以捕捉这种永恒的流动。

“月影入潭无透路,雪花投树有微音。”这两句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冬日的寒冷,月光与雪景的美丽与寂静,与前文的自然景观形成呼应,同时通过“无透路”与“有微音”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以及对生命体验的独特领悟。

最后,“每当寒到知身老,灯暗香残怯曙襟。”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随着季节的更迭,诗人意识到自己的衰老,灯光明暗与花香消散的场景,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个人生命的有限,引发了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山中景致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生命、自然与自我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明代禅宗诗人释函是对于宇宙与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三月十七日以檄出行赈贷旬日而复反自州门至老竹自老竹至鹅口复回老竹由乾溪上入浦口汎舟以归得诗十首·其三

马騣岭下源初发,鹅口山前渐可舟。

一百八盘谁谓险,二十四溪何自游。

深厉浅揭故数数,车烦马殆真悠悠。

惜哉当此方倥偬,不然亦足供夷犹。

(0)

二月初十日自荻浦绝湖三首·其一

二月风涛壮,扁舟性命轻。

白头高浪接,青眼远山横。

客子空怀怖,渔家自乐生。

须渠一杯酒,助我五言城。

(0)

九月一日晨起风物凄然不胜怀远之思作五首寄和父憨申并烦转致湖池二州也·其二

节佳重九近,风急授衣初。

茱菊年龄迈,枫柽日夜疏。

欲题怀远句,频展寄来书。

憨子能思我,申儿更忆渠。

(0)

题丰陂铺壁

树影当阶日正中,一蝉何适自吟风。

病夫畏病怕触热,聊此设床寻睡功。

(0)

简徐季益·其五

南山最数月台高,曾著能诗何水曹。

略计出山今几载,生令梅赋阙风骚。

(0)

溧阳书事

风引仙舟去莫同,自知名愧郭林宗。

倦游偶作连朝住,颇觉临邛费缪恭。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