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湖口守风作·其十五》
《湖口守风作·其十五》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求鱼飞复下,谁道鹭鹚閒。

芳草虽无地,浮云亦有山。

风波消壮志,岁月长愁颜。

收拾浮生事,天容更掩关。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湖口守风时的景象与心境,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首联“求鱼飞复下,谁道鹭鹚閒”,以动态的鱼儿和静态的鹭鹚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鱼儿在水中求食,时而跃起,时而潜入,鹭鹚则静静地等待,似乎在享受这份宁静,又似乎在思考着什么。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隐喻了人生的追求与等待。

颔联“芳草虽无地,浮云亦有山”,将视线从水面上提升至天空,芳草虽未着地,却映衬出远方的山峦,浮云虽轻盈飘渺,却也依附于山峰之上。这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即使身处困境或平凡之中,也能发现美好与希望,正如芳草虽未着地,但依然能见到远处的山;浮云虽轻,却能依附于高山之上。这里蕴含了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未来的憧憬。

颈联“风波消壮志,岁月长愁颜”,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面对人生风雨时内心的挣扎与无奈。风波象征着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壮志则是对理想的追求与渴望。岁月的流逝让诗人感到时间的无情,愁颜则是对现实的不满与痛苦。这一联深刻揭示了人在面对命运时的无力感和对未来的忧虑。

尾联“收拾浮生事,天容更掩关”,是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选择。在经历了生活的起伏与内心的挣扎后,诗人决定收拾起自己的生活,面对现实,不再逃避。天容更掩关,可能意味着诗人选择了一种更为内敛、自我封闭的生活方式,或是对世事的一种淡然态度。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对自我与外界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复杂世界中寻找内心平静的决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与自我的深刻洞察,以及在逆境中寻求内心平静与自我超越的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湘潭午节

去年五月离乡国,转眼流华又一春。

不厌殊方频作客,每逢佳节倍伤神。

空山旅鬓南州里,落日忠魂楚水滨。

何必临流悲往事,满江风雨阻行人。

(0)

正月十六夜,双门观灯,时闽、粤阃官吏皆集

双门此夜启崇台,次第东山好月来。

自古金吾元不禁,少留大将与衔杯。

(0)

湖面

湖面春深煖气匀,青芜未陨已知春。

沙湾散驻张鱼客,苇室时惊射雁人。

(0)

送黄中庸归吟

法乐洞前曾一游,君家闻处洞西头。

石潭正照猿猱月,山药曾经虎豹秋。

岂意吴城祠下路?共寻扬子岸头舟。

胸中富有天官学,莫为周南久滞留。

(0)

礼成,还斋宫

九重雅有舜仪刑,犹遣精神接杳冥。

朱户瞻星扶帝座,清天分月下斋庭。

周旋宛若羹墙见,荐祼遥闻黍稷馨。

归舍何人发新咏?郤兼鸣佩两边听。

(0)

寒食后百丈山夜坐

已新寒食火,更近暮天钟。

花片随风减,柴扉带月重。

以閒酬宦达,将病抵心慵。

本不从耕稼,临江愧老农。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