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旗金甲驻沙滩,横海楼船旧筑坛。
王浚举帆风正急,孙恩归岛水犹寒。
由来北府屯原重,自古长江守独难。
浮玉山头兵十万,帐中好把阵图看。
云旗金甲驻沙滩,横海楼船旧筑坛。
王浚举帆风正急,孙恩归岛水犹寒。
由来北府屯原重,自古长江守独难。
浮玉山头兵十万,帐中好把阵图看。
此诗描绘了古代战争场景,以“云旗金甲驻沙滩”开篇,形象地展现了军队在沙滩上驻扎的情景,旗帜飘扬,铠甲闪耀,气势恢宏。接着,“横海楼船旧筑坛”一句,进一步渲染了战场的壮阔与历史的厚重,楼船横跨海面,曾经的战坛依旧屹立,仿佛诉说着过往的英勇与牺牲。
“王浚举帆风正急,孙恩归岛水犹寒”两句,对比鲜明,王浚乘风破浪,勇往直前,而孙恩归来时,海水依然寒冷,暗示了不同人物的不同命运和心境。这一对比,不仅展现了人物性格的差异,也反映了战争的残酷与不可预测性。
“由来北府屯原重,自古长江守独难”则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强调了北府兵驻守的重要性和长江防线的艰难。这两句既是对古代军事战略的总结,也是对后世军事部署的启示,体现了作者对历史经验的深刻理解。
最后,“浮玉山头兵十万,帐中好把阵图看”将视角转向了战场的中心——浮玉山,这里集结了十万大军,指挥官在大帐中仔细研究着阵图,准备着下一步的战略行动。这一场景既展示了军队的强大实力,也体现了指挥官的智慧与决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刻的对比,展现了古代战争的激烈与复杂,以及对胜利与失败的深刻思考,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历史洞察力。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