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缘识·其四十一》
《缘识·其四十一》全文
宋 / 赵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何为禅定性心同,解说真如物外空。

几许修行缘上得,惑多妄想障于聪。

名彰道理千世永,善恶都归万法中。

应现机关俱寂默,始知明鉴照昏蒙。

(0)
注释
何为:什么是。
禅定性心同:禅定之心与万物外的真理相通。
真如:真理,佛教中的永恒不变之理。
物外空:超越物质世界的空灵境界。
几许:多少。
修行:修炼、修行。
缘上得:通过修行获得。
惑多:烦恼众多。
妄想:不切实际的想法。
障于聪:阻碍了智慧。
名彰:名声显赫。
道理:原则、道理。
千世永:流传千年。
善恶:善行与恶行。
万法:万事万物。
应现:显现。
机关:事物的本质或机制。
俱寂默:都归于寂静无声。
明鉴:明察的眼睛。
照昏蒙:照亮昏暗不明的地方。
翻译
什么是禅定之心,与万物外的真理相通?
多少修行才能领悟,烦恼妄想遮蔽了智慧的耳聪。
名声和道理流传千年不变,善恶皆在万事万物之中。
显现的机制都归于寂静,这才明白明察秋毫照亮昏暗。
鉴赏

此诗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赵明诚(即赵炅)的《缘识》系列之中的第四十一首。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禅定修行的深刻理解和体悟,以及他对佛法真理的探索。

“何为禅定性心同,解说真如物外空。”此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禅定的认识,即通过禅定来达到内心的平静与真实自性的合一,以及对宇宙真理(真如)的理解,那就是万物皆为空幻的本质。

“几许修行缘上得,惑多妄想障于聪。”这两句则揭示了作者对于修炼过程中的困难与挑战,即尽管通过修行可以获得一定的成就,但心中的迷惑和错误的思想往往成为理解真理的障碍。

“名彰道理千世永,善恶都归万法中。”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佛教教义传承不息,以及一切善恶行为最终都会回归到宇宙法则之中的信念。

最后,“应现机关俱寂默,始知明鉴照昏蒙。”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境界,那是在万象皆静,心如止水的状态下,通过内在的智慧(明鉴)来照亮那些心灵深处的迷惑与不明。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赵炅对于佛教哲学的精妙理解和个人修行的经验之谈,同时也透露出他对宇宙真理以及人生善恶的一种超然与包容的态度。

作者介绍

赵炅
朝代:宋

猜你喜欢

谢富相公见示新诗一轴·其一

通衢选地半松筠,元老辞荣向盛辰。

多种好花观物体,每斟醇酒发天真。

清朝将相当年事,碧洞神仙今日身。

更出新诗二十首,其间字字敌阳春。

(0)

秋日

满目平原百里赊,寂寥深处见人家。

三间草屋无樵爨,一□□□有野花。

远出小童寻路径,归来老叟带烟霞。

数声起笛寒山暮,光照柴门月满斜。

(0)

和商守新岁

衰躯在旅逢新岁,因感平生鬓易凋。

饮罢襟怀还寂寞,欢馀情绪却无聊。

望仙风月晴偏好,抹绿帘栊夜正遥。

对此块然唯土木,降兹未始不魂销。

(0)

和君实端明

养道自安恬,霜毛一任添。

且无官责咎,幸免世猜嫌。

蓬户能安分,藜羹固不厌。

一般偏好处,曝背向前檐。

(0)

依韵和王不疑少卿见赠

不把忧愁累物华,光阴过眼疾如车。

以平为乐忝知分,待足求安恐未涯。

食罢有时寻蕙圃,睡馀无事访僧家。

天津风月胜他处,长是思君共煮茶。

(0)

训世孝弟诗十首·其三

子孝亲兮弟敬哥,休伤和气忿争多。

偏生嫉妒偏艰窘,暗积私房暗折磨。

不孝自然生忤逆,无仁实是出妖魔。

但闻孝弟传千古,子孝亲兮弟敬哥。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