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
《秋日》全文
宋 / 邵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满目平原百里赊,寂寥深处见人家。

三间草屋无樵爨,一□□□有野花。

远出小童寻路径,归来老叟带烟霞。

数声起笛寒山暮,光照柴门月满斜。

(0)
注释
满目:放眼望去。
平原:广阔的田野。
百里赊:遥远无边。
寂寥:寂静空旷。
三间草屋:简陋的三间房屋。
无樵爨:没有人砍柴做饭。
有野花:长着野花。
远出:外出。
归来:回来。
老叟:老者。
数声起笛:传来几声笛声。
寒山暮:寒冷的山中傍晚。
光照柴门:月光照亮柴门。
月满斜:月儿圆满,斜照在门上。
翻译
眼前是一片辽阔的平原,远处的人家若隐若现。
在寂静偏远的地方,有三间草屋,无人砍柴做饭,只有野花点缀。
一个小孩子出门寻找道路,傍晚时分,老者带着晚霞归来。
寒山上传来几声笛声,月光洒满柴门,夜色已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乡村的宁静景象。首句"满目平原百里赊"展现了广阔的田野延伸至远方,显得辽阔而空旷。"寂寥深处见人家"则点出了在广袤之中隐藏着几户人家,增添了人情味。

"三间草屋无樵爨"描述了简朴的农舍,没有炊烟升起,暗示这里或许少有人烟,生活节奏悠闲。"一□□□有野花"中的空缺部分可能是"树"或"篱笆",意为屋前有野花点缀,增添了自然之美。

"远出小童寻路径"描绘了远处孩童在寻找回家的路,显示出乡村生活的简单和纯真。"归来老叟带烟霞"则以老翁的形象,暗示了日落时分,他带着夕阳的余晖归来,富有诗意。

最后一句"数声起笛寒山暮,光照柴门月满斜"描绘了傍晚时分,山间传来笛声,月光洒在柴门前,画面静谧而温馨。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日乡村的宁静与祥和,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作者介绍
邵雍

邵雍
朝代:宋   字:尧夫   生辰:1011年—1077年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
猜你喜欢

写扇头

野老骑驴何处回,柴门日暮背江开。

小窗春尽绿阴满,云黑不知山雨来。

(0)

重游萧氏园亭

不到南塘久,莺声觉底繁。

野云低抱石,江气远含村。

只爱松筠冷,宁闻车马喧。

相过已无数,不必问前源。

(0)

题淳化阁帖后

君不见秦王一旅定两京,武功文德致太平。

晚年却爱兰亭字,收拾茧纸归昭陵。

前朝淳化号极治,典章文物焕日星。

遗书购求到笔帖,秘府昼静闻登登。

铜驼翁仲两荆棘,况此烂石何足凭。

当时巳愧千载后,影外之影聊相仍。

即今见此遂希世,古意虽远犹典型。

文章于道固小技,而况字画纪姓名。

痴儿传观竞彷佛,至有呕血求其精。

残编断简无足论,此事自关时废兴。

愿君持此待善价,他年不厌家鸡腥。

(0)

南城

坡头望西山,秋意已如许。

云影渡江来,霏霏半空雨。

长吟伐木诗,停立以望子。

日暮飞鸟归,门前长春水。

(0)

海会寺宴集以禅房花木深为韵得禅字·其一

屋上青山屋下泉,泉声相杂竹琅然。

人生有限兴无限,海会结缘终有缘。

身外岂知真佛计,忙中聊复定心田。

那堪更著潇潇雨,妆点清虚助客眠。

(0)

江晓

江气远濛濛,晨光一棹通。

鸡鸣青嶂外,人语白云中。

暗树缘崖密,明霞夹日红。

扶桑可晞发,吾欲溯流东。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