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唐虞吟》
《唐虞吟》全文
宋 / 邵雍   形式: 古风

天下目为目,谓之明四目。

天下耳为耳,谓之达四聪。

前旒与黈纩,所贵无近情。

无为无不为,知此非虚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ángyín
sòng / shàoyōng

tiānxiàwèiwèizhīmíng

tiānxiàěrwèiěrwèizhīcōng

qiánliúhuàkuàngsuǒguìjìnqíng

wèiwèizhīfēishēng

注释
目:眼睛。
明:明察。
四目:全方位洞察。
耳:耳朵。
达:通达。
四聪:全方位听觉。
旒:古代帝王冠冕上的装饰物,用来遮挡视线。
黈纩:古代塞入耳中的棉花团,防止干扰。
近情:个人情感或偏见。
无为:看似无所作为。
无不为:实际上无所不能。
虚生:空洞无意义的生活。
翻译
世间的眼睛视为眼睛,称其为明察秋毫。
世间耳朵当作耳朵,称其为通达四方声音。
前额的帘饰和耳塞,珍贵之处在于不偏颇于私情。
无所作为也有所作为,明白这一点并非虚度光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哲学家邵雍的《唐虞吟》中的一段,主要探讨了人眼和人耳的功能以及智慧的运用。诗人以“天下目为目,谓之明四目”和“天下耳为耳,谓之达四聪”来比喻人的观察力和听力应该像天下的眼睛和耳朵一样,广泛而公正,不受私情影响。"前旒与黈纩"指的是古代帝王冕旒上的装饰,用来象征君主应保持清醒,不受干扰,这里暗指人应当理智判断,不被个人情感左右。最后两句,“无为无不为,知此非虚生”,强调真正的智慧在于明白无为而治的道理,知道如何在看似无所作为中实现最大的作用,这样的生活才不是虚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深刻,倡导一种超越个体私欲,追求公正明智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邵雍

邵雍
朝代:宋   字:尧夫   生辰:1011年—1077年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
猜你喜欢

题杂画册叶八首·其八

山头出白云,瀑布洒飞雨。

可人期不来,目断潇湘浦。

(0)

送少傅刘老先生展墓归

元老扶三圣,台衡领百司。

山川钟秀气,宇宙际昌期。

率土瞻神观,中朝肃令仪。

文章呈黼黻,藻鉴炳蓍龟。

任栋材偏称,为圭玉不疵。

匡时心独赤,忧国鬓成丝。

一代经纶著,千年德业垂。

九重资说砺,百辟守萧规。

地望方隆重,松楸切孝私。

恳陈披悃愫,归去荷恩慈。

诰锡明廷命,黄焚秘阁辞。

光荣覃梓里,传颂遍耄倪。

谢事应多暇,怀高谅未宜。

乾坤双眼阔,出处寸心知。

霖雨苍生望,盐梅圣主思。

商山与洛水,莫久滞旌麾。

(0)

石湖诸公小会草堂二首·其二

竹牖与茅堂,居然野老庄。

高人时枉顾,衰白顿生光。

径草浮晴翠,林花送晚香。

杯行莫停手,天际易斜阳。

(0)

勉诸孙四首·其四

草有薰莸异,人因习染殊。

今朝同队侣,他日几贤愚。

白日联翩去,青春递续催。

再看三二载,便是大人为。

(0)

避寇入城寓居官廨

避寇此来居,兼旬伏暑馀。

高城鸣柝后,落日闭门初。

风月自清景,帘栊非故庐。

草堂时在望,竹影上窗虚。

(0)

送吴玉田赴进贤训导

旭日照吟鞭,薰风吹客船。

洪都新教铎,圣井旧风烟。

慷慨歌今日,迟回惜别筵。

勉旃端轨范,兹地固多贤。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