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目为目,谓之明四目。
天下耳为耳,谓之达四聪。
前旒与黈纩,所贵无近情。
无为无不为,知此非虚生。
天下目为目,谓之明四目。
天下耳为耳,谓之达四聪。
前旒与黈纩,所贵无近情。
无为无不为,知此非虚生。
这首诗是宋代哲学家邵雍的《唐虞吟》中的一段,主要探讨了人眼和人耳的功能以及智慧的运用。诗人以“天下目为目,谓之明四目”和“天下耳为耳,谓之达四聪”来比喻人的观察力和听力应该像天下的眼睛和耳朵一样,广泛而公正,不受私情影响。"前旒与黈纩"指的是古代帝王冕旒上的装饰,用来象征君主应保持清醒,不受干扰,这里暗指人应当理智判断,不被个人情感左右。最后两句,“无为无不为,知此非虚生”,强调真正的智慧在于明白无为而治的道理,知道如何在看似无所作为中实现最大的作用,这样的生活才不是虚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深刻,倡导一种超越个体私欲,追求公正明智的生活态度。
元老扶三圣,台衡领百司。
山川钟秀气,宇宙际昌期。
率土瞻神观,中朝肃令仪。
文章呈黼黻,藻鉴炳蓍龟。
任栋材偏称,为圭玉不疵。
匡时心独赤,忧国鬓成丝。
一代经纶著,千年德业垂。
九重资说砺,百辟守萧规。
地望方隆重,松楸切孝私。
恳陈披悃愫,归去荷恩慈。
诰锡明廷命,黄焚秘阁辞。
光荣覃梓里,传颂遍耄倪。
谢事应多暇,怀高谅未宜。
乾坤双眼阔,出处寸心知。
霖雨苍生望,盐梅圣主思。
商山与洛水,莫久滞旌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