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秀才黄卓母》
《挽秀才黄卓母》全文
明 / 金幼孜   形式: 五言律诗

忽听传凶问,慈亲隔九原。

凄凉万里恨,未报百年恩。

客路经寒雪,云山望故园。

临岐一相送,悲恸不堪闻。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金幼孜所作的《挽秀才黄卓母》,通过哀悼之词,表达了对失去母亲的深切悲痛与怀念之情。

首句“忽听传凶问”,开篇即以“凶问”二字点出主题,暗示了即将发生的悲剧事件——母亲的离世。紧接着“慈亲隔九原”,运用“九原”这一典故,象征母亲已逝,与生者阴阳两隔,表达出诗人对母亲的深深思念和无法相见的遗憾。

“凄凉万里恨,未报百年恩”两句,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遗憾抒发得淋漓尽致。万里之遥,无法弥补的恩情,道出了诗人对未能在母亲生前尽孝的自责与悔恨。

“客路经寒雪,云山望故园”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寒冷冬日的路上,心中却满是对故乡、对母亲的思念。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旅途的艰辛,更寄托了他对家的深深眷恋。

最后,“临岐一相送,悲恸不堪闻”则直接描绘了诗人面对母亲离世时的情景,临别的一刻,悲痛至极,难以言表。这不仅是对母亲离世的哀悼,也是对自己情感无法控制的坦露。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失去母亲的哀伤与怀念,深刻地表达了人间亲情的珍贵与不可替代性。

作者介绍
金幼孜

金幼孜
朝代:明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
猜你喜欢

多稼轩十景诗·其九印月池

穿池贮净水,孤月喜居之。

秋夕寥萧际,春宵澹荡时。

一将千岂别,半与满无私。

金口说如是,瞠乎讵易窥。

(0)

雨来西山西

雨来西山西,祗讶天外同霏丝。

设在五台峰顶望,应是迤东云作时。

数百里即殊眼界,千里万里殊何疑。

方隅远近谁所为,无过名象偶谓之。

孰能脱尔忘拘墟,吾将与之和天倪。

(0)

将举大雩之祭进宫斋戒

廿日三进宫,忧劳廑民瘼。

方社及方泽,恳祷应未符。

计穷力已竭,敢虔举大雩。

彻悬屏丝竹,减膳用菜蔬。

思过冀回天,返躬惟责吾。

紫禁夏日长,徬徨靡所如。

(0)

千尺雪

寒山忆昔曾题句,临瀑三间教仿为。

清暇偶来参耳观,原同听雪阁听时。

(0)

降旨加赈甘省被灾州县诗以纪事

凉肃穷边末,鲜逢温饱家。

何当运饷苦,更抱被灾嗟。

讨逆非容已,思艰讵有涯。

豁征明岁预,继赈到秋赊。

不窘宁无窘,虽加可再加。

所希歌载戢,万户乐休嘉。

(0)

题韵松斋

翠阴谡谡响频兴,清韵能令万虑澄。

贞白虽然留故事,高楼未拟建三层。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