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日三进宫,忧劳廑民瘼。
方社及方泽,恳祷应未符。
计穷力已竭,敢虔举大雩。
彻悬屏丝竹,减膳用菜蔬。
思过冀回天,返躬惟责吾。
紫禁夏日长,徬徨靡所如。
廿日三进宫,忧劳廑民瘼。
方社及方泽,恳祷应未符。
计穷力已竭,敢虔举大雩。
彻悬屏丝竹,减膳用菜蔬。
思过冀回天,返躬惟责吾。
紫禁夏日长,徬徨靡所如。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将举大雩之祭进宫斋戒》。诗中描绘了皇帝在准备举行大雩祭祀时的内心活动和行为表现。
首句“廿日三进宫”点明了皇帝连续二十天三次进入皇宫进行斋戒,以表达对民众疾苦的深切忧虑。接着“忧劳廑民瘼”一句,直接表达了皇帝为百姓疾苦而忧心忡忡的心情。“方社及方泽,恳祷应未符”则说明皇帝在方社(祭祀土地神的地方)和方泽(祭祀水神的地方)进行了诚挚的祈祷,但似乎并未得到回应。
“计穷力已竭,敢虔举大雩”表明皇帝已经尝试了各种方法,但都未能解决问题,于是决定举行大雩祭祀,这是一种祈求天降甘霖的仪式。接下来“彻悬屏丝竹,减膳用菜蔬”描述了皇帝在祭祀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撤去装饰、停止音乐、减少饮食并改用蔬菜,以示虔诚。
“思过冀回天,返躬惟责吾”表达了皇帝希望通过自我反省来改变现状的愿望,同时也暗示了他可能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有所缺失或失误。最后,“紫禁夏日长,徬徨靡所如”描绘了皇宫内夏日的漫长与皇帝内心的彷徨无措,形象地反映了皇帝在面对民众疾苦时的焦虑和无助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具体的行动细节,展现了皇帝在面对国家大事时的深沉责任感和对民众疾苦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