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忆昔曾题句,临瀑三间教仿为。
清暇偶来参耳观,原同听雪阁听时。
寒山忆昔曾题句,临瀑三间教仿为。
清暇偶来参耳观,原同听雪阁听时。
这首诗《千尺雪》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通过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冬日雪景的壮丽画卷。
首句“寒山忆昔曾题句”,诗人以回忆的方式,将读者带入一个遥远的时空,仿佛在寒山之上,曾经留下了诗句的痕迹。这里的“寒山”不仅指自然界的高山,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冷静与深沉。
接着,“临瀑三间教仿为”,描述了诗人面对瀑布时的创作灵感。瀑布的壮美激发了诗人的创作欲望,他仿佛在模仿自然的韵律,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诗歌之中。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也体现了他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
“清暇偶来参耳观,原同听雪阁听时”,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利用闲暇时光,来到一处静谧之地,倾听雪落的声音。这里,“耳观”二字巧妙地运用了视觉与听觉的双重感受,让读者仿佛能听到雪落的声音,感受到冬日的宁静与纯净。同时,与“听雪阁听时”的对比,暗示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下宁静生活的珍惜。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哲理的独到见解。弘历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将自然与人文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扁舟忆东来,梅冷殊未芳。
故人念客寒,满意倾酒浆。
坐中东床君,笑语芝兰香。
相从忽三月,共饮湖水光。
花事乃如此,碧草日夜长。
子归我当留,语离意难忘。
似闻小山居,一苇仅可航。
会寻霅川盟,着屐登上方。
风寒黄叶未全落,露重流萤巳不飞。
胡马又肥秋欲老,旅巢无定客思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