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喜筠仙至即题其诗集后》
《喜筠仙至即题其诗集后》全文
清 / 曾国藩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昌黎圣者徂不作,呜呼吾意久寥廓。

郭生近出还崚嶒,肠胃森然起丘壑。

古来文士非羸尪,各有雄心战坟索。

自寻世界针孔中,别开九州造城郭。

衰叔曹尚安可论,袭貌沿声胆已薄。

丈夫举步骧两龙,岂有趑趄蹑人脚。

我方僵踣瘖不前,君能践之道斯托。

忆君别我东南行,挽袖牵裾事如昨。

五年奔走有骨皮,龟坼砚田了无获。

时时音问相照临,语言虽甘意绪恶。

岂知今日还相逢,席地帷天共一酌。

纷纷蛮触争土疆,谁能买间事笑谑。

解颜一觌岂寻常,百岁忽如扫秋箨。

众木有枝草有心,殊性异涂那可度。

昨夕之炭今晨冰,转燠回寒在焱霍。

弓影构似公成真,箭锋失机砉相遌。

葛亮书说虽贵和,屈原平生莫量凿。

趋同造独良难兼,攘诟纳尤讵非乐。

方今帝舜明四聪,朱虎夷夔并高爵。

大钟土鼓相和鸣,文字秋霜起廉锷。

号呼朋侣趋上流,聊可示强孰云弱。

嗟予瞽者迷岳尘,不殖十年得毋落。

欲张汉帜标新军,要盟不从谁有诺。

独者无倚同者羞,心之簸摇欲何著。

智小谋大姬所惩,偏有狂夫百不怍。

移山愚叟无日休,填海冤禽有时涸。

屠龙大啖愿已虚,哆口如箕且一嚼。

老筠老筠子视余,谬志诞言岂堪药。

闭门引窍号五噫,欲与秋虫斗方略。

宇宙空旷时日宽,安用出膏自燔灼。

忽忆元和奇崛翁,会合联吟两鸣鹤。

云龙相逐终不能,海南江东各飘泊。

彼之贤俊尚如斯,我今瞀顽当何若。

与君办醉千亿场,谁道人间有纰错。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曾国藩所作的《喜筠仙至即题其诗集后》,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筠仙的到来以及其诗集的赞赏。诗中首先感叹昌黎圣人不再,而郭生的诗歌才华横溢,有如丘壑般深沉。诗人认为文人应有雄心壮志,勇于创新,不同于衰弱或模仿他人者。接着回忆了与筠仙的交往,感慨他的坚韧不拔和才华出众,即使经历困苦也未曾放弃。诗人赞美筠仙的豪情壮志,同时也反思自己的停滞不前。

诗中提到“解颜一觌岂寻常”,表达对筠仙来访的喜悦,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感慨,认为人生短暂如秋箨。诗人以葛亮和屈原为例,强调独特见解的重要性,暗示自己和筠仙都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们身处盛世,但仍有追求卓越的愿望,希望影响他人,提升自我。

曾国藩以自身的经历为鉴,反思自己十年来的沉寂,表达了想要振作起来,与筠仙共同进步的决心。他期望能够标新立异,但又深知困难重重,需要找到支持和盟友。最后,诗人感叹自己虽不明朗,但仍希望能与筠仙共饮,对抗世间的纷扰,期待未来能有更多合作。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自我提升的渴望,展现了曾国藩作为晚清名臣的文学素养和人生哲学。

作者介绍
曾国藩

曾国藩
朝代:清   字:伯函   号:涤生   籍贯: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   生辰: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曾国藩出生地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8岁能读四书、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
猜你喜欢

远斋和示疏字韵四诗复用韵并呈子肃·其二

杖履过从每恨疏,何当有屋并门居。

我疑奇字就公问,公赋新诗令我书。

无事昼棋仍夜酌,有时溪楫更山车。

从教老色侵双鬓,凭藉黄精为茀除。

(0)

投介庵先生并寄庐陵周侍郎四首·其三

桐乡曾作令,使者复乘车。

风俗因子厚,溪山要我居。

此声闻旧矣,今日见归欤。

祇恐功名事,毋庸遽舍诸。

(0)

张王臣贶诗诘朝遂行次韵寄之

书贵在瘦硬,诗须成管弦。

典刑君尚有,老至我加年。

早作诸侯客,远劳从事贤。

见来元不款,别去忽何边。

(0)

呈赵叔侍郎子直二首·其一

忆昨才闻召节趋,江湖日月诵除书。

政途去此不容咫,物望在廷谁得如。

岂但疲民望苏醒,更知寒士待吹嘘。

所期异日施行次,不负于今拜献初。

(0)

呈王平江二首·其二

先生自词伯,举世孰诗人。

纵不藏人善,惭无佳句新。

每怀青眼旧,应念白头贫。

未弭沅湘楫,蒸湘复问津。

(0)

初七日雨殊未沾足作四十字

上天怜久旱,赫日变浓阴。

要使今年熟,须成三日霖。

萧疏财却暑,点滴谩过林。

问我无田客,那怀闵雨心。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