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后还乡井,怜君家独全。
归人惟有泪,故里半无烟。
杀气秋仍结,残魂月共悬。
西冈芜没处,可有旧书传。
乱后还乡井,怜君家独全。
归人惟有泪,故里半无烟。
杀气秋仍结,残魂月共悬。
西冈芜没处,可有旧书传。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之后,诗人曾月塘兄返回家乡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家园的深情与对战乱的哀叹。
首句“乱后还乡井”,点明了背景——战乱之后,主人公回到久别的故乡。接着,“怜君家独全”一句,表达了对家乡幸存的感慨与怜悯,暗示了其他家庭可能遭遇的不幸。
“归人惟有泪”,写出了主人公归家时内心的复杂情感,泪水不仅代表了离别之苦,也可能是对家园变迁的无奈与哀伤。“故里半无烟”,形象地描绘出战后家乡的荒凉景象,半数人家已不复存在,炊烟稀少,一片萧瑟。
“杀气秋仍结,残魂月共悬”,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战后的凄凉氛围。秋天本是收获的季节,但此时却笼罩着战争的阴霾,残存的灵魂在月光下飘荡,象征着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精神创伤和对未来的迷茫。
最后,“西冈芜没处,可有旧书传”,诗人将目光投向家乡的西边,那里曾经是繁华之地,如今却荒草丛生,是否还有流传下来的书籍,记录着往昔的故事。这一问,既是对历史的追忆,也是对未来的思考,蕴含着对文化传承的担忧与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战乱对家园的破坏,以及人们对故土深深的眷恋与反思,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为爱江头红蓼花,秋来独作草虫家。
寻香粉蝶应随梦,采蜜黄蜂不趁衙。
络纬语残凉露滴,蜻蜓立困晚风斜。
画图水墨惊初见,却似扁舟过赤沙。
春山如春草,春来无不好。
况是香炉峰,百叠屏风围五老。
嘤嘤历历谷鸟哀,朱朱粉粉山花开。
芙蓉削出紫雾上,瀑布倒泻青天来。
船头春山重回首,世上虚名一杯酒。
李白雄豪妙绝诗,同与徐凝传不朽。
明日移舟过洞庭,兰花斑竹绕沙汀。
摩挲老子双愁眼,细看君山一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