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镜千忧起,如闻影答形。
将心忘爱恶,察物任分明。
衰向愁中集,癯从病里生。
前途知几许,何事不遗情。
把镜千忧起,如闻影答形。
将心忘爱恶,察物任分明。
衰向愁中集,癯从病里生。
前途知几许,何事不遗情。
此诗《览镜》是明代诗人罗洪先所作,通过“览镜”这一日常行为,诗人抒发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与情感体验。
首句“把镜千忧起”,开篇即以“忧”字点题,形象地描绘出人在面对镜子时,内心涌起的种种忧虑和复杂情绪。接着,“如闻影答形”,进一步揭示了镜中人与镜外人的对话,仿佛自我在与自己的影子交流,这种自省的过程充满了深刻的自我反思。
“将心忘爱恶,察物任分明”,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试图超越世俗情感,以更加客观、清晰的视角去观察世界,摒弃个人偏见与情感的束缚,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清明。
“衰向愁中集,癯从病里生”,诗人在此处运用了象征手法,通过“衰”、“癯”(瘦)等词语,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脆弱,以及疾病、衰老等不可避免的生命现象对个体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
最后,“前途知几许,何事不遗情”,诗人提出了一个深邃的问题:未来的路还长,我们究竟会失去什么?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追问,也是对人生价值、情感归属等普遍问题的探讨。诗人似乎在提醒读者,无论未来如何,都应珍惜当下,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情感与经历,不因过去的遗憾或未来的不确定性而轻易放弃。
综上所述,《览镜》一诗通过对“览镜”这一日常行为的深入挖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我、情感等多重层面的深刻思考与感悟,语言质朴而富有哲理,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