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方行人使鲁还蜀》
《送方行人使鲁还蜀》全文
明 / 宗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仙吏朱衣下紫霄,天书亲捧翠微遥。

梅花一夜飞羌笛,明月千山护使轺。

鲁甸王程逢雁尽,剑门乡思听猿销。

送君双泪悲游子,白发清江正寂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使者的场景,充满了深情与哀愁。首联“仙吏朱衣下紫霄,天书亲捧翠微遥”,以“仙吏”、“朱衣”、“紫霄”、“天书”等词语,营造出一种神圣而庄重的氛围,仿佛使者在仙境般的天空中被天命所托,手持天书,显得威严而神秘。这种景象既是对使者的尊敬,也暗示了其使命的重要性。

颔联“梅花一夜飞羌笛,明月千山护使轺”,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想象,将“梅花”比作“羌笛”,“明月”则像是守护使者旅途的“千山”。这一联不仅描绘了夜晚梅花飘落、羌笛声声的情景,还通过“明月”与“千山”的守护,象征着对使者的保护与祝福,表达了诗人对使者的深切关怀和美好祝愿。

颈联“鲁甸王程逢雁尽,剑门乡思听猿销”,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主题。鲁甸是使者的目的地,剑门则是他即将离开的地方。这里的“雁尽”和“猿销”分别代表了旅程的遥远和旅途中的孤独,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远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一联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使者的关切以及对远方故乡的深深眷恋。

尾联“送君双泪悲游子,白发清江正寂寥”,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悲凉与不舍。诗人的眼泪不仅是对使者的离别之痛,也是对自己内心深处对远方故乡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在“白发清江”的背景下,诗人的情感更加深沉,画面也更加凄美,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深深的离别之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送别场景的庄严与深情,以及对远方故乡的深深怀念,是一首充满情感深度的送别诗。

作者介绍
宗臣

宗臣
朝代:明   字:子相   号:方城山人   籍贯:兴化(今属江苏兴化)   生辰:1525~1560

宗臣(1525~1560)明代文学家。字子相,号方城山人。兴化(今属江苏兴化)人。南宋末年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猜你喜欢

怀顾二丈

客久春如失,愁深夜不开。

眼看鸿雁去,书对白云裁。

丛桂迷淮甸,长杨识汉才。

江东秋色好,消息几时来。

(0)

有所思·其二

年年燕塞动悲风,应是人心愿未终。

死去果然难遽灭,九原还得再相逢。

(0)

酬寄袁学逊

与君执别十年余,念我能通尺素书。

清禁敢忘依日月,故园新喜有田庐。

平生消得几䩫屐,半世都来下泽车。

最是相思寒漏永,梅花雪落夜窗虚。

(0)

题画送王服周宰广济

百里郎官应列星,此行须用恤民情。

画图写赠非无意,山要增高水要清。

(0)

桃源图

碧嶂排空隔世尘,几家鸡犬自相亲。

种桃底事临溪水,惹得渔郎来问津。

(0)

玉山李道会颜则求着福庆观记以黄谷二十六咏见示用韵以寄·其三

路转溪湾山更幽,也知天意恊人谋。

仙家剩有沧洲趣,画壁须烦顾虎头。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