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林门巷绕溪斜,近接三门洞水涯。
岂必山中称相府,自应云外有仙家。
斧斤不到阴森树,池馆长开烂熳花。
最爱隐居生计好,笔床诗卷领年华。
曲林门巷绕溪斜,近接三门洞水涯。
岂必山中称相府,自应云外有仙家。
斧斤不到阴森树,池馆长开烂熳花。
最爱隐居生计好,笔床诗卷领年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隐居生活画卷。诗人边贡以“题曹佥宪时范曲林倡和卷次邃庵韵”的名义,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曲林门巷环绕溪流,与三门洞水涯相邻的独特景致。诗人并未直接强调居住于此的主人身份,而是巧妙地通过“岂必山中称相府,自应云外有仙家”这两句,暗示了这里不仅环境幽雅,更有着超凡脱俗之气,仿佛是远离尘嚣的仙境。
接着,“斧斤不到阴森树,池馆长开烂熳花”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这片土地的自然之美与生机勃勃。斧斤未至,意味着这里的树木得以保持原始的茂盛与神秘;池馆常开,则展现出主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无论是池塘还是庭院,都充满了繁花似锦的景象。
最后,“最爱隐居生计好,笔床诗卷领年华”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简单而纯粹生活的向往与赞美。在这样的环境中,无论是日常的生活还是创作,都能找到心灵的归宿与灵感的源泉。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沉的情感,展现了隐逸生活的魅力与价值,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
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溪边上浣纱。
东屯大江北,百顷平若案。
六月青稻多,千畦碧泉乱。
插秧适云已,引溜加溉灌。
更仆往方塘,决渠当断岸。
公私各地著,浸润无天旱。
主守问家臣,分明见溪伴。
芊芊炯翠羽,剡剡生银汉。
欧鸟镜里来,关山云边看。
秋菰成黑米,精凿传白粲。
玉粒足晨炊,红鲜任霞散。
终然添旅食,作苦期壮观。
遗穗及众多,我仓戒滋蔓。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