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屯大江北,百顷平若案。
六月青稻多,千畦碧泉乱。
插秧适云已,引溜加溉灌。
更仆往方塘,决渠当断岸。
公私各地著,浸润无天旱。
主守问家臣,分明见溪伴。
芊芊炯翠羽,剡剡生银汉。
欧鸟镜里来,关山云边看。
秋菰成黑米,精凿传白粲。
玉粒足晨炊,红鲜任霞散。
终然添旅食,作苦期壮观。
遗穗及众多,我仓戒滋蔓。
东屯大江北,百顷平若案。
六月青稻多,千畦碧泉乱。
插秧适云已,引溜加溉灌。
更仆往方塘,决渠当断岸。
公私各地著,浸润无天旱。
主守问家臣,分明见溪伴。
芊芊炯翠羽,剡剡生银汉。
欧鸟镜里来,关山云边看。
秋菰成黑米,精凿传白粲。
玉粒足晨炊,红鲜任霞散。
终然添旅食,作苦期壮观。
遗穗及众多,我仓戒滋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丰收图景,展示了诗人对农事的关心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生动,如“六月青稻多,千畦碧泉乱”形象地描绘出稻田的繁盛与水源的丰沛;“插秧适云已,引溜加溉灌”则展示了农民辛勤劳作的情景。诗人不仅关注农业,更注意到水利的重要性,通过“更仆往方塘,决渠当断岸”表达了对水利工程的重视。
诗中还透露出主守与家臣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如“芊芊炯翠羽,剡剡生银汉”、“欧鸟镜里来,关山云边看”,这些都展示了诗人的艺术功力。最后,“秋菰成黑米,精凿传白粲”表达了对丰收的喜悦,而“玉粒足晨炊,红鲜任霞散”则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农事和自然景色的描写,以及对社会关系的点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碧藓庭除,绿阴城郭,雨过空苍如洗。
正疏林、两两鸣蝉,高低声递。
何待移宫换羽,嶰竹天然相比。
戛馀音、还共南薰摇曳。客去茶清,棋残香细。
故搅人、北窗好梦,一觉扬州惊起。欹枕处,偏清厉。
托体高枝,翳形密叶,直是如羹如沸。
总不管、西候羁情,南冠客意。
似水流光暗逝,渐入深秋天气。
转眼向、孤雁寒蛩更替。玄鬓凋残,白头憔悴。
试临风、独凭栏干,侧耳哀吟此际。容易使,秋心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