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藓庭除,绿阴城郭,雨过空苍如洗。
正疏林、两两鸣蝉,高低声递。
何待移宫换羽,嶰竹天然相比。
戛馀音、还共南薰摇曳。客去茶清,棋残香细。
故搅人、北窗好梦,一觉扬州惊起。欹枕处,偏清厉。
托体高枝,翳形密叶,直是如羹如沸。
总不管、西候羁情,南冠客意。
似水流光暗逝,渐入深秋天气。
转眼向、孤雁寒蛩更替。玄鬓凋残,白头憔悴。
试临风、独凭栏干,侧耳哀吟此际。容易使,秋心碎。
碧藓庭除,绿阴城郭,雨过空苍如洗。
正疏林、两两鸣蝉,高低声递。
何待移宫换羽,嶰竹天然相比。
戛馀音、还共南薰摇曳。客去茶清,棋残香细。
故搅人、北窗好梦,一觉扬州惊起。欹枕处,偏清厉。
托体高枝,翳形密叶,直是如羹如沸。
总不管、西候羁情,南冠客意。
似水流光暗逝,渐入深秋天气。
转眼向、孤雁寒蛩更替。玄鬓凋残,白头憔悴。
试临风、独凭栏干,侧耳哀吟此际。容易使,秋心碎。
这首诗描绘了在维扬(扬州)旅舍中,诗人听到蝉鸣时的复杂心情与环境描写。首先,通过“碧藓庭除,绿阴城郭”描绘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雨后空气清新,仿佛被洗涤得如同洗过一般。接着,诗人以“正疏林、两两鸣蝉,高低声递”来展现蝉鸣的生动场景,声音高低错落,充满了自然的韵律美。
“何待移宫换羽,嶰竹天然相比。戛馀音、还共南薰摇曳。”这里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蝉鸣与音乐相比较,同时与南风相呼应,营造了一种和谐而悠扬的氛围。接着,“客去茶清,棋残香细”则描绘了旅舍内的情景,客人离去后,茶香犹存,棋局未尽,香气细腻,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独的氛围。
“故搅人、北窗好梦,一觉扬州惊起。”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梦境的留恋以及突然被现实唤醒的无奈。接下来,“欹枕处,偏清厉。托体高枝,翳形密叶,直是如羹如沸。”描述了诗人倚靠枕头,感受到清冷的空气,同时借用了蝉栖息于高枝、密叶的形象,暗示了内心的平静与外界的喧嚣之间的对比。
“总不管、西候羁情,南冠客意。”表达了诗人对羁旅生涯的感慨,无论是西行还是南归,都难以摆脱客居他乡的孤独与思念之情。“似水流光暗逝,渐入深秋天气。”进一步描绘了时光流逝,季节变换的景象,暗示着岁月不待人,人生易老的主题。
最后,“转眼向、孤雁寒蛩更替。玄鬓凋残,白头憔悴。”通过孤雁和寒蛩的交替出现,象征着生命的衰败与时间的无情。而“试临风、独凭栏干,侧耳哀吟此际。”则表达了诗人独自面对自然与人生的哀叹,试图从哀吟中寻找一丝慰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时间以及自我命运的思考与感悟,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情感丰富,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