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冬至后九日》
《冬至后九日》全文
元 / 吴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绣窗添线琯浮灰,玉烛迎阳晷影回。

雁度关河随朔气,龙依江海蛰神雷。

渐开柳眼窥春色,未放梅腮送酒杯。

药裹书签随处有,乡心岁事漫相催。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吴当的《冬至后九日》描绘了冬至之后逐渐转暖的时节景象。首句“绣窗添线琯浮灰”,通过“绣窗”和“添线”的细节,暗示了冬日里妇女们缝制衣物或刺绣的情景,而“琯浮灰”则象征着冬寒中炉火的烟尘上升,暗指天气开始转暖。

次句“玉烛迎阳晷影回”,以“玉烛”(蜡烛)比喻太阳,形象地写出随着冬至的到来,阳光逐渐增强,晷影(日影)也开始回转,寓意着白天时间逐渐增长。

“雁度关河随朔气”,通过大雁南飞的景象,表现了季节变换,北方的寒气随着雁阵南下,预示着春天将至。“龙依江海蛰神雷”进一步描绘了冬去春来的自然现象,龙(古人对雷的象征)在江海中蛰伏,等待着春雷的唤醒。

“渐开柳眼窥春色”描绘了柳树在冬季过后开始萌发新芽,透露出春天的气息。“未放梅腮送酒杯”则以梅花含苞待放,暗示着节日的欢乐气氛和亲友间的宴饮。

最后两句“药裹书签随处有,乡心岁事漫相催”,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虽然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家乡的痕迹,但年复一年的时光流逝,乡愁和对家乡农事的思念被岁月轻轻催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至后的物候变化,寓情于景,流露出淡淡的思乡之情。

作者介绍

吴当
朝代:元   字:伯尚   籍贯:抚州崇仁   生辰:1297—1361

( 1297—1361)抚州崇仁人,字伯尚。吴澄孙。幼以颖悟笃实称,长精通经史百家言。从祖父至京师,补国子生。澄卒,从之学者皆就当卒业。用荐为国子助教,预修辽金宋三史,书成,除翰林修撰,累迁翰林直学士。江南兵起,特授江西肃政廉访使,召募民兵,由浙入闽,参预镇压农民军,夺回建、抚两郡。寻以被诬解职。陈友谅据江西,欲用之,不从,乃执送江州,拘留一年。后隐居庐陵吉水。有《学言诗稿》。
猜你喜欢

樊登见寄四首

新辞翦秋水,洗我胸中尘。
无由惬良会,极目空怀人。
醉来拔剑歌,字字皆阳春。
轻黄著柳条,新春喜更始。
感时重搔首,怅望不能已。
无由托深情,倾泻芳尊里。
明月入我室,天风吹我袍。
良夜最岑寂,旅况何萧条。
驰情望海波,一鹤鸣九皋。
悠悠括城北,眄眄岩泉西。
宿草暝烟绿,苦竹含云低。
幽怀不可托,鹧鸪空自啼。

(0)

晚秋游中溪

淡竹冈前沙雁飞,小花尖下柘丸肥。
山云不卷雨自薄,天气欲寒人正归。
招伴只须新稻酒,临风犹有旧苔矶。
故人旧业依稀在,怪石老松今是非。

(0)

上巳(一作上巳日寄韩公)

上巳接寒食,莺花寥落晨。
微微泼火雨,草草踏青人。
凉似三秋景,清无九陌尘。
与余同病者,对此合伤神。

(0)

同友人会裴明府县楼

开阁雨吹尘,陶家揖上宾。
湖山万叠翠,汀树一行春。
景逼归檐燕,歌喧已醉身。
登临兴未足,喜有数年因。

(0)

题马嵬驿(一作罗隐诗)

马嵬烟柳正依依,重见銮舆幸蜀归。
泉下阿蛮应有语,这回休更怨杨妃。

(0)

蜀中登第答李搏六韵

何劳问我成都事,亦报君知便纳降。
蜀柳笼堤烟矗矗,海棠当户燕双双。
富春不并穷师子,濯锦全胜旱曲江。
高卷绛纱扬氏宅,半垂红袖薛涛窗。
浣花泛鹢诗千首,静众寻梅酒百缸。
若说弦歌与风景,主人兼是碧油幢。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