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去相如倦。向文君、说似而今,怎生消遣?衣袂京尘曾染处,空有香红尚软。料彼此、魂消肠断。一枕新凉眠客舍,听梧桐疏雨秋风颤。灯晕冷,记初见。
楼低不放珠帘卷。晚妆残,翠蛾狼藉,泪痕凝脸。人道愁来须殢酒,无奈愁深酒浅。但托意焦琴纨扇。莫鼓琵琶江上曲,怕荻花枫叶俱凄怨。云万叠,寸心远。
老去相如倦。向文君、说似而今,怎生消遣?衣袂京尘曾染处,空有香红尚软。料彼此、魂消肠断。一枕新凉眠客舍,听梧桐疏雨秋风颤。灯晕冷,记初见。
楼低不放珠帘卷。晚妆残,翠蛾狼藉,泪痕凝脸。人道愁来须殢酒,无奈愁深酒浅。但托意焦琴纨扇。莫鼓琵琶江上曲,怕荻花枫叶俱凄怨。云万叠,寸心远。
这首词是宋代诗人刘过的《贺新郎·其三》。从词中可以感受到浓郁的离愁和哀怨之情,通过对往事的回忆来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老去相如倦"一句表明诗人已经年迈,但对于旧时的友谊依然怀念。接下来的"向文君说似,而今怎生消遣"则是对过去美好回忆的追述,诗人在询问现在如何打发这空虚寂寞的岁月。
"衣袂京尘曾染处,空有香红尚软"描绘的是旧日欢乐时光留下的痕迹,即便是衣衫上的京城尘埃和未褪去的花香,都是对往昔美好记忆的留恋。
"料彼此、魂销肠断"则是诗人对于那份离愁哀怨的深刻感受,如同灵魂被撕裂,心肠俱断一般痛苦。
接下来的"一枕新凉眠客舍,听梧桐、疏雨秋声颤"写的是夜晚在异乡的寂寞之中,只能依靠新鲜清爽的枕头安眠,聆听外面梧桐树叶随着秋风轻轻颤抖的声音。
"灯晕冷,记初见。楼低不放珠帘卷"则是对初次相遇时的情景进行回忆,灯光昏暗,更显得那份记忆的珍贵。而楼宇虽然矮小,却也不肯放下那些珍贵的珠帘。
"晚妆残、翠钿狼藉,泪痕凝面"描绘的是夜深人静之际,那些尚未消散的晚妆和丢弃一旁的翠绿色发簪,以及脸上凝结的泪痕,都在诉说着诗人的哀愁。
"人道愁来须殢酒,无奈愁深酒浅"表达的是面对愈加浓重的忧愁,想要借助酒精来寻求慰藉,但无奈的是愁绪太深,而酒水又浅,无法完全消解这份哀愁。
最后的"但寄兴、焦琴纨扇。莫鼓琵琶江上曲,怕荻花、枫叶俱凄怨"则是诗人选择了通过抚琴和摇扇来寄托自己的忧愁,而不愿意在江边奏起琵琶,因为那凄凉的曲调会让人联想起那些孤独凄美的荻花与枫叶,增加无限哀怨。
"云万叠,寸心远"则是对遥远之情的抒发,那些重叠的云朵似乎也无法连接诗人那颗渺茫而又渴望联系的心。
行厨烟散,刚入夜、炊馀寒彻。
爆竹邻家初竞响,正是交年节。
床脚烧灯,灰堆击帚,五祀辰方接。
底需祈报,但教香水无缺。
不学致富阴家,刲羊供酒,叩祷纷烦热。
饼豆一年惭一饯,言事凭君朝阙。
再拜尊前,非缘求媚,文字嗟薪积。
封尘莫笑,爨火每自清洁。
丝丝疏雨泣梧桐。寒玉碎玲珑。
千秋难解相思索,被繁弦、散入春风。
夜月窥人半醉,离怀著酒初浓。廿年心事逐云空。
灯影乱愁中。当时只厌清歌永,到追寻、又惜匆匆。
恰似江南客老,落花时节相逢。
矫矫虎臣,为国除奸,的是可人。
喜清漳道上,炎阳酷烈。木棉庵外,剑影生寒!
辛苦瘴乡,郎当遣戍,私意君恩奉赦还。
西湖上,怅笙歌散尽,梦冷湖山!兰亭玉枕谁观?
与金笼蟋蟀一例残。叹平章误国,养奸纵敌。
弥天罪案,有口难分!
一世称雄,六州铸错,聚铁添如铸佞臣。
停萧寺,看将军断碣,苔藓生斑!
古人坟,今人屋,后人耕。如梦里、此梦谁醒。
宋陶留像,凤皇原穴土花腥,同时旧侣,杜鹃啼,翁仲无声。
绍兴年,徽猷阁,南渡恨,大官铭。过三朝、重见三荣。
问今何世,春山无地种冬青。
虫沙万劫,血痕斑、红过鱼灯。
天上人间,难得此、长圆明月。
羌付与,舞鸾羞影,凉蟾慵啮。
耐冷不随孤剑化,拂尘浑似轻绡滑。
更扣来,碧玉一声声,真尤物。兴亡过,情先竭。
文字古,磨还灭。喜沉霾无恙,尚访珍迹。
十二辰中铅有泪,千年劫后鸿留雪。
奈镜边,心事笑啼难,何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