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学道负心期,始信杨朱亦泣岐。
扰扰渐忘聊自遣,空空仅似有何知。
倘逢南郭堪相偶,解读西铭不恨迟。
底事别来如对面,问君可是破群疑。
中年学道负心期,始信杨朱亦泣岐。
扰扰渐忘聊自遣,空空仅似有何知。
倘逢南郭堪相偶,解读西铭不恨迟。
底事别来如对面,问君可是破群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和哲学思考的深刻感悟。首联“中年学道负心期,始信杨朱亦泣岐”以中年学道为引子,表达了对人生选择与内心情感的反思,借用杨朱的故事,暗示了对人生歧路的感慨。颔联“扰扰渐忘聊自遣,空空仅似有何知”则描述了在纷扰世事中逐渐淡忘,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自我理解的过程。颈联“倘逢南郭堪相偶,解读西铭不恨迟”表达了对志同道合之人的渴望,以及对深入哲学思考的期待。尾联“底事别来如对面,问君可是破群疑”则以疑问的形式,探讨了离别后为何感觉如同面对面,是否是因为解开了心中的疑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和哲学思考,展现了对生命意义、人际关系以及自我认知的深度探索,语言含蓄而富有哲理,体现了明代理学家的思考特点。
二十年间,旧游踪迹,梦飞岳麓湘湾。
征衫再理,秋老菊花天。
为客问君何好,爱水光、山色争妍。
经行处,旗亭酤酒,曾记屋东偏。
噫其,吾甚矣,不断蹇拙,欲斗婵娟。
办轻舆短艇,强载衰颜。
人道郴阳无雁,奈情钟、藕断丝联。
须相忆,新诗赋就,时复寄吴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