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周邦彦觅茶·其二》
《答周邦彦觅茶·其二》全文
宋 / 张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仇池诗里识焦坑,风味官焙可抗衡。

钻馀权倖亦及我,十辈遣前公试烹。

(0)
注释
仇池:古代地名,位于今甘肃省徽县一带。
焦坑:可能指特定的茶叶产地或品种。
风味:指茶叶的口感和特色。
官焙:官方或朝廷指定的烘焙方式。
抗衡:相当,匹敌。
钻馀:指地位不高但受到特别恩宠的人。
权倖:有权势而侥幸的人。
亦及我:也包括我在内。
十辈:指很多代人。
公试烹:公开试尝煮茶。
翻译
在仇池的诗中我了解了焦坑
那里的风味官窑烘焙的茶可以与之匹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祁所作,名为《答周邦彦觅茶(其二)》。诗中通过对仇池、焦坑两地茶叶风味的描述,以及官府焙制的茶与民间烹饪的比较,展现了作者对茶文化的深厚认识和个人品鉴。

"仇池诗里识焦坑"一句中,"仇池"指的是产茶之地,而"诗里识"则表明诗人通过文学作品了解到了焦坑。焦坑,也是一个著名的产茶地区,两者的并列显示了作者对不同地方茶叶特性的关注。

接下来的"风味官焙可抗衡",进一步强调了茶叶不仅是饮品,更是可以通过官方制程(即官府焙制)来提升其价值和地位的文化载体。这里的"可抗衡"意味着民间烹饪与官府焙制在风味上难分伯仲,显示了作者对茶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认同。

第三句"钻馀权倖亦及我"中,"钻馀"意指深入研究,而"权倖"则是品鉴之意。这句话表达了诗人不仅是浅尝辄止,而是将自己也纳入到对茶的深入探究和品味之中。

最后一句"十辈遣前公试烹"则透露出作者对于茶文化传承的重视。"十辈"指的是长久的时间或者世代相传,"遣前公"意味着将这种传统技艺交付给先贤(或称前人),而"试烹"则是对这种技艺实践和传承的一种期待。

整首诗通过作者对茶叶产地、品质、制作工艺以及文化传承的深刻认识,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茶文化的高雅情趣和深厚素养。

作者介绍

张祁
朝代:宋

宋和州乌江人,字晋彦,号总得翁。张邵弟。以兄使金恩补官。负气尚义,工诗文。赵鼎、张浚皆器遇之,与胡寅交最善。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子张孝祥举进士第一,秦桧子埙第三,桧怒,讽言者诬祁有反谋,系诏狱,桧死获释。累迁直秘阁,为淮南转运判官,谍知金人谋,屡以闻于朝,峙粟阅兵,为备甚密。言者以张皇生事论罢之。明年敌果大至。祁卜居芜湖,筑堂名“归去来”。晚嗜禅学。有文集。
猜你喜欢

平原郡王南园诗二十一首·其六凌风

花木楼台锦不如,关门下瞰更凌虚。

他时老子如相过,认取东来青犊车。

(0)

平原郡王南园诗二十一首·其二十幽翠

万竿翠竹拥山隅,时有风前一鸟呼。

公若来时罢箫鼓,尽收幽意入蓬壶。

(0)

六十七守岁

少时守岁喜蹁跹,老境衰颓只益眠。

明日未应添白发,怕人问处是增年。

(0)

天台夜雨

瘴海远黏天,山城入暝烟。

春潮生蛤晕,夜雨长蜗涎。

灯几花时落,风帘客未眠。

平生怀此地,今夕意茫然。

(0)

梅境

仙家瑶林天,移来在江国。

谁欤境中人,山立而玉色。

(0)

和龚宗谕五绝·其二

吾侪从仕为家邦,岂羡科名世少双。

激浪须看岿柱立,犯颜安可畏郎撞。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