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得桃花巧作笺,浓香腻骨号书仙。
软绡红泪今犹在,欲对清歌却渺然。
染得桃花巧作笺,浓香腻骨号书仙。
软绡红泪今犹在,欲对清歌却渺然。
这首诗《怀仙志》由明代诗人彭忠铭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以桃花为笺、以浓香与红泪为伴的书仙形象,充满了浪漫与哀愁的气息。
首句“染得桃花巧作笺”,巧妙地将桃花比作书仙的书写工具,暗示了书仙的高雅与脱俗。桃花的娇艳与书仙的才华相得益彰,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艺术氛围。
次句“浓香腻骨号书仙”,进一步强调了书仙的独特气质。这里的“浓香腻骨”不仅指桃花的香气浓郁,更暗喻书仙的才情深厚,如同香气一般渗透到骨髓之中,成为其标志性的特征。
第三句“软绡红泪今犹在”,转而描述了书仙留下的痕迹——软绡(轻柔的丝绢)上残留的红泪。这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是对书仙情感世界的深刻揭示,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
最后一句“欲对清歌却渺然”,表达了诗人对书仙的追忆与向往之情。想要通过清歌来表达对书仙的思念,但这种愿望却显得如此遥远,仿佛只能在梦中实现。这一句不仅深化了主题,也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和情感深度。
整体而言,《怀仙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书仙的独特魅力及其与诗人之间跨越时空的共鸣,是一首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