贮如仙掌露,泻似天河源。
时有唼藻鳞,却避掇果猿。
贮如仙掌露,泻似天河源。
时有唼藻鳞,却避掇果猿。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清潭的静谧与灵动之美。
首句“贮如仙掌露”,以仙掌比喻潭水之清澈透明,如同天宫仙人所持之物,暗示了清潭的圣洁与神秘。次句“泻似天河源”,则将清潭的水流比作银河之源,形象地描绘了水流的浩瀚与奔腾不息,赋予了清潭以磅礴的气势。
接着,“时有唼藻鳞,却避掇果猿”两句,通过描写水中鱼儿轻啄水草和山间猿猴觅食的场景,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生机。鱼儿的悠闲自得与猿猴的机敏灵活,共同构成了清潭边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
整首诗以清潭为载体,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不仅展现了清潭的自然之美,也表达了诗人对宁静与和谐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景物更加生动有趣,情感表达更为丰富。
鄞城公子人中英,天恩教领来国城。
秋霜满区老剑鸣,开口磊落肝胆明。
前年岁丰夏无麦,去年雨足秋无粟。
先生激烈气不平,馆下谁令有饥色。
扬眉掉臂傍无人,义动天子耳目臣。
谁人归我三千里,坐令孔席回阳春。
只今寒士望梁栋,文梓高梧天所用。
诸生食饱待先生,日午杏坛看舞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