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忆芳洲会,重逢感鬓丝。
茱萸秋尚健,桑梓醉何辞。
情话宜陶宅,风光想习池。
云心随去住,应有故山知。
才忆芳洲会,重逢感鬓丝。
茱萸秋尚健,桑梓醉何辞。
情话宜陶宅,风光想习池。
云心随去住,应有故山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别墅相聚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和自然之美。首联“才忆芳洲会,重逢感鬓丝”表达了对再次相聚的喜悦与感慨,岁月如流,白发已生,却能再度欢聚,情感真挚。颔联“茱萸秋尚健,桑梓醉何辞”以茱萸和桑梓为意象,既点明了时节,又寓意着友情的深厚与生活的美好,即使在秋日,也依然充满生机与欢愉。颈联“情话宜陶宅,风光想习池”则进一步深化了聚会的氛围,陶宅和习池都是古代文人雅士聚会之地的象征,这里暗示了聚会的高雅与诗意。尾联“云心随去住,应有故山知”则以云的心境来比喻人的情感,无论去留,心中总有故乡的牵挂,表达了对友情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温馨场景和深沉情感,同时也融入了对自然和生活的哲思,体现了清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漳水名都,被浊流淘尽,霸业当涂。
铜台那时片瓦,一例榛芜。
苴茅建国,逞雄心、炎运将徂。
浑未省、当歌对酒,人生朝露无殊。
还是闺房眷恋,笑分香卖履,遗令区区。
知他画眉未毕,鬼妾谁娱。
残魂馁矣,更何人、上食朝晡。
君不见、西陵废垄,年年衰柳啼乌。
澹拂楼阴,轻笼木末,暗催秋暮。
将开又合,只傍夕阳村墅。
任长空、片云自飞,等闲肯逐西风去。
向水亭山馆,千丝摇飏,为谁留住。何处。乡园路。
但断梗飘蓬,易牵离绪。年光过眼,消得几番炊黍。
赋郊居、尘鞅未闲,耦耕旧约人在否。
忍相看、数点霜枫,冷红鸦外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