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落日丹阳道。竹冈松阪相环抱。何处最多情。
练湖秋水明。驿城那惮远。佳句初开卷。
寒雁任相呼。羁愁一点无。
西风落日丹阳道。竹冈松阪相环抱。何处最多情。
练湖秋水明。驿城那惮远。佳句初开卷。
寒雁任相呼。羁愁一点无。
这首元代宋褧的《菩萨蛮·丹阳道中》描绘了一幅秋日丹阳道上的景象。"西风落日丹阳道",寥寥几字便勾勒出夕阳西下,秋风吹拂的旅途画面,透出淡淡的离别与行旅之感。"竹冈松阪相环抱"进一步描绘了道路两旁竹林苍翠、松坡起伏的自然风光,显得宁静而富有诗意。
"何处最多情"一句,以设问的方式引出情感的抒发,暗示了旅途中的某种情感触动。"练湖秋水明"则通过明亮的练湖秋水,映照出诗人内心的清澈与对美景的欣赏,也暗含着对家乡或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驿城那惮远"表达出诗人不畏路途遥远,对到达目的地的决心和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未知的些许不安。"佳句初开卷"可能是诗人旅途中的灵感涌现,暗示他在阅读或创作中找到了慰藉。
最后两句"寒雁任相呼,羁愁一点无"以大雁南飞为喻,表达自己虽身处异乡,但内心并未被旅途的孤独和思乡之情所淹没,反而在自然景物中找到了一丝安慰,羁旅之愁仿佛消散于无形。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生情,情景交融,展现了元代文人墨客在旅途中的心境变化,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淡淡感慨。
遄归仙令舄,重谒汉朝仪。
叨命分华省,衔恩践赤墀。
河阳三载卧,天阙九重思。
禁漏和钟尽,宫云与仗移。
城缘双凤转,驾拥六龙随。
谈树仍今日,栽桃异昔时。
笋班新剑佩,兰署旧缨緌。
愿并青霄侣,常沾湛露私。
君从弱冠起明经,文藻争先掞汉庭。
兰台给劄因成草,石室紬书屡杀青。
此日公车承宠渥,讵言金马栖方朔。
昨来上疏批龙鳞,不独谈经折入角。
翻疑君厌承明庐,诏令归就碧山居。
减尽瘦围怜沈约,病多消渴类相如。
隐姓潜行吴市东,却求剑术想英风。
繫筑夜宿专诸馆,袖锥朝过阖闾宫。
清秋猎骑平原上,白日张侯矍圃中。
左肘能教置杯水,右手引弓轻发矢。
风前报道百叶穿,云际惊看两鸿死。
是时观者愕相向,我亦心雄气增壮。
灞亭醉尉苦莫嗔,渔阳老将嗟推让。
圣主同时最好文,诸贤幸厕从官群。
那知好恶多更易,况兼踪迹有离分。
公孙客馆丘堪甚,郑庄推毂遂无闻。
但云海外求方士,更传天上出将军。
勿向长门奏辞赋,请从遐塞勒功勋。
《观唐太史吴门射歌》【明·皇甫汸】君从弱冠起明经,文藻争先掞汉庭。兰台给劄因成草,石室紬书屡杀青。此日公车承宠渥,讵言金马栖方朔。昨来上疏批龙鳞,不独谈经折入角。翻疑君厌承明庐,诏令归就碧山居。减尽瘦围怜沈约,病多消渴类相如。隐姓潜行吴市东,却求剑术想英风。繫筑夜宿专诸馆,袖锥朝过阖闾宫。清秋猎骑平原上,白日张侯矍圃中。左肘能教置杯水,右手引弓轻发矢。风前报道百叶穿,云际惊看两鸿死。是时观者愕相向,我亦心雄气增壮。灞亭醉尉苦莫嗔,渔阳老将嗟推让。圣主同时最好文,诸贤幸厕从官群。那知好恶多更易,况兼踪迹有离分。公孙客馆丘堪甚,郑庄推毂遂无闻。但云海外求方士,更传天上出将军。勿向长门奏辞赋,请从遐塞勒功勋。
https://shici.929r.com/shici/XgikfYS.html
昔奉輶轩使,因参幕府前。
今承江海谪,持赠结交篇。
交情安可见,翟门署贵贱。
金兰更结此时心,琼枝岂异当年面。
旅迹徒嗟两度来,世事那知一朝变。
也悲昏夜眩明珠,却向西风泣团扇。
相逢岐路已堪哀,况复相思隔楚台。
试问张华敬爱客,何如李白独怜才。
河干辍棹多容与,城隅张组屡徘徊。
徘徊南浦意何长,见说东山召绣裳。
却羡双凫入霄汉,为传尺鲤到潇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