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张允清二首·其二》
《挽张允清二首·其二》全文
明 / 皇甫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奄忽成捐馆,平生不问家。

旌书卿士贵,箦称大夫华。

草圣留山寺,萍踪断海涯。

藏舟向何处,那复是乘槎。

(0)
鉴赏

这首挽诗表达了对逝者张允清的深切哀悼与缅怀。首句“奄忽成捐馆”描绘了生命的短暂与不可预知性,暗示张允清的离世突然而令人措手不及。接着“平生不问家”则可能意味着张允清一生淡泊名利,不为世俗所累,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旌书卿士贵,箦称大夫华”两句通过描述张允清去世时的仪式与哀荣,展现了其生前的显赫地位与社会影响力。旌书,即表彰的文书;箦称,指灵床上悬挂的牌位,这里用“大夫华”来形容其去世后的哀荣,显示出对逝者的尊敬与怀念。

“草圣留山寺,萍踪断海涯”则进一步展示了张允清的个人风采与成就。草圣,形容书法之高超;山寺,可能是指他生前喜爱游览或修行的寺庙;萍踪,比喻行踪不定,这里可能指的是他广泛游历的足迹;断海涯,可能象征着他的足迹遍及四海,留下深远的影响。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意象,生动地描绘了张允清的个性与成就。

最后,“藏舟向何处,那复是乘槎”以“藏舟”这一典故,表达了对逝者的追思与不舍。藏舟,出自《汉书·东方朔传》,东方朔曾乘木筏至天河,后将木筏藏于海上,象征着对未知世界的向往与探索。在这里,诗人借“藏舟”的故事,寄托了对张允清精神追求与人生境界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深怀念与不舍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沉的情感,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也展现了对其生平事迹与精神风貌的深刻缅怀,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挽歌。

作者介绍
皇甫汸

皇甫汸
朝代:明

(1497—1582)明苏州长洲人,字子循,号百泉。皇甫录第三子。嘉靖八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至云南佥事,以计典论黜。好声色狎游。工诗,尤精书法。有《百泉子绪论》、《解颐新语》、《皇甫司勋集》。 
猜你喜欢

时事·其三

大府城隍废,疲民井邑空。

舞干非舜日,斩木有秦风。

烽火苍茫外,江山感慨中。

悲歌看古剑,激烈想英雄。

(0)

秋夕怀张山人

鼓角边声壮,林塘夜色幽。

凉风动疏竹,明月在高楼。

久客形容老,孤城战伐愁。

不眠怀魏阙,长啸拂吴钩。

(0)

题荆南精舍

结屋近荆溪,茅檐绿树齐。

竹阴门内外,草色路东西。

山翠钩帘入,岚浓扫榻迷。

雨侵琴荐湿,花覆笔床低。

引涧滋瓜圃,开渠灌药畦。

萝穿牵石树,鹤步落花泥。

听鸟停杯酌,看云倚杖藜。

柳深频见燕,村迥不闻鸡。

妇足蚕千箔,儿勤雨一犁。

著书藏箧笥,写偈寄招提。

日落兵尘起,烟横战马嘶。

移家同雁逐,择木羡禽栖。

绘景娱亲忆,装潢命客题。

邸窗时展玩,归思倍凄凄。

(0)

立夏日晚过丁卿草堂

江上茅堂柳四垂,又逢旅次过春时。

雨多苔蚀悬琴壁,水满蛙生洗砚池。

风浦萧萧帆过疾,烟空漠漠鸟来迟。

避喧心事何人解,窗下幽篁许独知。

(0)

过女儿浦

浦口寒烟生白波,蘋花风急棹舟过。

人家一路青山下,只有秋田落雁多。

(0)

晚次流沙河

湖口寒山苍,芳草犹未歇。

扁舟谐远寻,旷然向云阙。

北风芦苇鸣,白日波上没。

其时鸿雁来,拥棹蛟龙窟。

遂歌沧浪清,而乃濯玄发。

风气逗天影,萝雨泽人骨。

石上弹玉琴,清响在林樾。

到家兴未已,梦绕松际月。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