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石森平野,丛篁隐石根。
绝怜顽钝质,无语对龙孙。
梅石森平野,丛篁隐石根。
绝怜顽钝质,无语对龙孙。
这首元代诗人吾丘衍的《题杨氏竹石》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生机的画面。首句“梅石森平野”以梅花和石头为背景,展现出一片宁静的田野,梅与石相映成趣,显示出季节的更迭和自然的和谐。接着,“丛篁隐石根”进一步描绘竹林深深扎根于石缝之间,隐而不显,透露出坚韧与生命力。
诗中“绝怜顽钝质”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独特品质的喜爱,这里的“顽钝质”并非贬义,而是赞赏其朴实无华、不矫饰的本性,如同竹子的直节和坚韧。最后一句“无语对龙孙”以龙孙比喻竹笋,竹子虽无声,却在默默生长,寓意着生命的延续和希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赞美了竹子的自然美和内在精神,寓含了诗人对坚韧品格的崇尚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落落明珠耀百千,森萝万像镜中悬。
光透三千越大千,四生六类一灵源。
凡圣闻珠谁不羡,瞥起心求浑不见。
对面看珠不识珠,寻珠逐物当时变。
千般万般况珠喻,珠离百非超四句。
只这珠生是不生,非为无生珠始住。
如意珠,大圆镜,亦有人中唤作性。
分身百亿我珠分,无始本净如今净。
日用真珠是佛陀,何劳逐物浪波波。
隐现则今无二相,对面看珠识得摩。
珠帘高卷莫轻遮,往往相逢隔岁华。
春气昨宵飘律管,东风今日放梅花。
素姿好把芳姿掩,落势还同舞势斜。
坐有宾朋尊有酒,可怜清味属侬家。
何意欲归山,道高繇境胜。
花空觉性了,月尽知心證。
永夜出禅吟,清猿自相应。
三十骅骝一烘尘,来时不锁杏园春。
杨花满地如飞雪,应有偷游曲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