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竿翠竹拥山隅,时有风前一鸟呼。
公若来时罢箫鼓,尽收幽意入蓬壶。
万竿翠竹拥山隅,时有风前一鸟呼。
公若来时罢箫鼓,尽收幽意入蓬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幽的自然景象。"万竿翠竹拥山隅",诗人以丰富的笔触勾勒出一片翠绿的竹林环绕着山脚,展现出勃勃生机和宁静之美。"时有风前一鸟呼",则增添了动态元素,一只鸟儿在微风中鸣叫,更显空灵与生动,使得画面并非死寂,而是充满了生气。
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友人平原郡王的期待,如果他能前来,希望他能放下世俗的喧嚣,如"罢箫鼓",让心灵沉浸在这份幽深的意境之中。"尽收幽意入蓬壶","蓬壶"常用来象征隐逸或仙境,诗人暗示这竹林之景足以让人忘却尘世烦恼,享受内心的宁静与恬淡。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竹林的幽深和鸟鸣的灵动,寓含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诚挚邀请,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自然与宁静生活的追求。
处玄稽首,月陂张唐二公,别后思量。
倏忽年馀,迩闻却住天长。
常记讲师静位,说关西、作醮岐阳。
香花引,那郝公见道,大哂重阳。
便继处玄乱道,酹江月一句,寸念难忘。
踏尽铁鞋难觅,恍惚灵光。
自然无中妙有,道希夷、无物包藏。
功成去,上大罗,天赐玎珰。
望参差、冶城烟树。故人知在琳宇。
绣衣来就论文饮,随意割鸡炊黍。欢乐处。忘尔汝。
清谈况有神仙侣。一杯缓举。
放远目增明,遥岑出翠,俯仰几今古。
红尘梦,不到丹台紫府。寻真偶得佳趣。
两株翠柏参天起,千亩渭川烟雨。君已许。
向此地结亭,为我开窗户。朝来暮去。
待细揽烟霞,平分风月,挥洒锦囊句。
渺渺吟怀,望佳人兮,在天一方。
问鲲鹏九万,扶摇何力,蜗牛两角,蛮触谁强。
华表鹤来,铜盘人去,白日青天梦一场。
俄然觉,正醯鸡舞瓮,野马飞窗。徜徉。玩世何妨。
更谁道、狂时不得狂。
羡东方臣朔,从容帝所,西真阿母,唤作儿郎。
一笑人间,三游海上,毕竟仙家日月长。
相随去,想蟠桃熟后,也许偷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