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楼台锦不如,关门下瞰更凌虚。
他时老子如相过,认取东来青犊车。
花木楼台锦不如,关门下瞰更凌虚。
他时老子如相过,认取东来青犊车。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精致的园林景象,诗人以"花木楼台锦不如"开篇,赞美了南园的美景,认为即使华丽的锦绣也不及这里的自然风光和建筑之美。接下来的"关门下瞰更凌虚",通过描绘从高处俯瞰的视角,进一步强调了园子的气势和空灵之感。
最后两句"他时老子如相过,认取东来青犊车"则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想象自己年老时若有故人来访,可以从那辆驶来的青色牛车中辨认出友人的踪迹。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流露出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淡淡感慨。整体上,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生活情趣。
狂风撼平野,沙砾眯两目。
笋舆我与君,道远疲徵逐。
惊雷一夜发,暴雨溢川谷。
平明泥没趾,寸步不容续。
我生赋穷蹇,触处背天福。
风雨岂不好,行路非所欲。
中途聊息肩,村驿便可宿。
我劳固其分,端恐僵僮仆。
燎炉燃湿薪,傍舍酒初熟。
安能浣愁肠,但取充饥腹。
中宵耿不眠,明月忽挂屋。
揽衣起视夜,秣马亦膏毂。
人情易喜愠,天道有翻覆。
阴霁那可知,去去无欲速。
我居江东,惟信之州。子来自南,而与我游。
问其所友,一时之秀。其兄韫德,亦既有就。
子学既立,子志甚远。何以终之,止在不倦。
贫贱勿厌,自然无闷。富贵勿羡,害德之本。
彼古之人,能圣与仁。我胡不能,叹其绝尘。
今子归矣,岁亦有秋。何以告子,惟圣之求。
水流有源,木生有根。惟源与根,入德之门。
求圣根源,惟正之守。正之不守,弃师背友。
丝毫之伪,勿萌于心。无有内外,亦无浅深。
由此则圣,舍此则病。是以君子,所守先正。
于以赠别,亦以自警。为别后思,且以三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