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甲斜抛雁柱飞,玉熙宫里尚依稀。
不须弹到《回波曲》,说着先皇泪满衣。
银甲斜抛雁柱飞,玉熙宫里尚依稀。
不须弹到《回波曲》,说着先皇泪满衣。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美的场景,通过一位旧宫人在玉熙宫中弹奏古筝的情景,表达了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与哀伤。诗中的“银甲斜抛雁柱飞”形象地展现了弹筝时的动作,银色的筝甲轻轻滑过雁形的琴柱,营造出一种悠扬而略带悲凉的氛围。“玉熙宫里尚依稀”则点明了地点,暗示着尽管时间流逝,但昔日的辉煌与情感依然在这一片宫殿中隐约可见。
“不须弹到《回波曲》”一句,诗人似乎在劝阻或暗示,不必弹奏那首能引发更多悲伤回忆的曲子,《回波曲》可能寓意着某种特定的情感或事件,触动人心,让人难以自抑。最后,“说着先皇泪满衣”将情感推向高潮,通过旧宫人的泪水,不仅表现了个人的哀思,也暗含了对过往统治者的怀念与感慨,以及对权力更迭、世事无常的深刻洞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历史的厚重感和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抒情与怀旧主题的经典体现。
退之以文鸣,师友得侯喜。
声名力与俱,虽尊未勇耳。
黄池距青山,孰辨都与鄙。
庵成谁振之,句出闹如市。
千仞宁我高,充实信吾美。
坐令庵内人,前车云可轨。
礼乐有先后,后进则君子。
执方而昧圆,俱野那复史。
伐柯固执柯,畴克求诸迩。
蒸之既匪薪,采焉又非芑。
近交韩与侯,步骤亦常耻。
一医消息尽,布毛自何起。
要须六月息,不息不为已。
敢问二诗人,如何得意旨。
学尽百禽语,终无自己声。
深山乔木底,缄口过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