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之以文鸣,师友得侯喜。
声名力与俱,虽尊未勇耳。
黄池距青山,孰辨都与鄙。
庵成谁振之,句出闹如市。
千仞宁我高,充实信吾美。
坐令庵内人,前车云可轨。
礼乐有先后,后进则君子。
执方而昧圆,俱野那复史。
伐柯固执柯,畴克求诸迩。
蒸之既匪薪,采焉又非芑。
近交韩与侯,步骤亦常耻。
一医消息尽,布毛自何起。
要须六月息,不息不为已。
敢问二诗人,如何得意旨。
退之以文鸣,师友得侯喜。
声名力与俱,虽尊未勇耳。
黄池距青山,孰辨都与鄙。
庵成谁振之,句出闹如市。
千仞宁我高,充实信吾美。
坐令庵内人,前车云可轨。
礼乐有先后,后进则君子。
执方而昧圆,俱野那复史。
伐柯固执柯,畴克求诸迩。
蒸之既匪薪,采焉又非芑。
近交韩与侯,步骤亦常耻。
一医消息尽,布毛自何起。
要须六月息,不息不为已。
敢问二诗人,如何得意旨。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李廌的作品,名为《中隐庵和赵孺韵》。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友情赠答之作,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和相互之间在文化上的交流。
开篇“退之以文鸣,师友得侯喜”,通过“退之”即唐代文学家韩愈的字号,以文化名人代表高尚的文学追求,而“师友得侯喜”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精神上的相互欣赏和共享。
接下来的“声名力与俱,虽尊未勇耳”,则是说即便是声名显赫,如韩愈一般的人物,也难免有所畏惧,不敢轻易行动。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强调了精神的力量和文化的重要性。
“黄池距青山,孰辨都与鄙”一句,则是借用地理环境来表达不同地域文化之间的差异,“黄池”、“青山”都是实指,也隐喻着文化的高低和雅俗之分,而“孰辨”则是询问,谁能辨别这些文化上的细微差别。
“庵成谁振之,句出闹如市”一句,则描绘了一种文化交流的热烈场景。“庵成”指的是诗人与友人的聚会之地,而“谁振之”则是询问谁能够引领这样的文化交流,“句出闹如市”则形容了这种交流的活跃和热闹。
“千仞宁我高,充实信吾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所坚持的文化理念的自信,以及对自身文化修养的肯定。
随后的“坐令庵内人,前车云可轨”则是说坐在庵中的朋友们,都能像前人的足迹一样,能够追寻和模仿先辈的文化成就。
“礼乐有先后,后进则君子”一句,则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继承的重视,以及对于后来者应当继承和发扬光大的责任感。
紧接着,“执方而昧圆,俱野那复史”则是说即便是一些不识时务、固守成见的人,也终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历史所淘汰。
“伐柯固执柯,畴克求诸迩”一句,则是通过对比来表达诗人对于文化修养和知识追求的不懈努力,以及对于浅尝辄止者的批评。
“蒸之既匪薪,采焉又非芑”则是说像煮沸的水最终会蒸发一样,一些表面的学问也将一事无成,这里诗人强调了深入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性。
“近交韩与侯,步骤亦常耻”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交友标准的严格,即便是像韩愈、侯蒙这样的文化名人,也需要有共同的精神追求才能够成为知己。
最后,“一医消息尽,布毛自何起。要须六月息,不息不为已”则是说如果对文化知识的探索和学习没有得到满足,就如同布衣一般,不知道从哪里开始,这里诗人表达了对于文化修养不断追求的决心。
“敢问二诗人,如何得意旨”则是询问这两位诗人(李廌与赵孺韵)是如何能够达到他们在文学上的高境界和精神寄托。
独酌谣。独酌独长谣。智者不我顾。愚夫余未要。
不愚复不智。谁当余见招。所以成独酌。
一酌倾一瓢。生涯本漫漫。神理暂超超。
再酌矜许史。三酌傲松乔。频烦四五酌。
不觉凌丹霄。倏尔厌五鼎。俄然贱九韶。
鼓殇无异葬。夷蹠可同朝。龙蠖非不屈。
鹏鴳但逍遥。寄语号呶侣。无乃太尘嚣。
战城南,冲黄尘,丹旌电烻鼓雷震。
勍敌猛,戎马殷,横阵亘野若屯云。
仗大顺,应三灵,义之所感士忘生。
长剑击,繁弱鸣,飞镝炫晃乱奔星。
虎骑跃,华眊旋,朱火延起腾飞烟。
骁雄斩,高旗搴,长角浮叫响清天。
夷群寇,殪逆徒,馀黎落惠咏来苏。
奏恺乐,归皇都,班爵献俘邦国娱。
钓竿何冉冉。甘饵芳且鲜。临川运思心。
微纶沈九渊。太公宝此术。乃在灵秘篇。
机变随物移。精妙贯未然。游鱼惊著钓。
潜龙飞戾天。戾天安所至。抚翼翔太清。
太清一何异。两仪出浑成。玉衡正三辰。
造化赋群形。退愿辅圣君。与神合其灵。
我君弘远略。天人不足并。天人初并时。
昧昧何芒芒。日月有徵兆。文象兴二皇。
蚩尤乱生民。黄帝用兵征万方。逮夏禹而德衰。
三代荷百禄。保无极。永泰平。
宋室有千里,疑自蓬莱宫。
绘事发天性,深研境益工。
山高藏石磴,洞古青蒙丛。
秋风遍林壑,万树叶欲空。
唯有松与石,不改岁寒穷。
行行何处客,岂是商山翁。
临江有虚阁,一望波溶溶。
轻舟徐荡漾,西岭夕照红。
荆关为揖让,二李堪与同。
庸物奚足数,新图不易逢。
当年置长府,珍秘更为崇。
书竟发长啸,两腋来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