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艳夭娆酒半酣,去年同赏寄僧檐。
但知扑扑晴香软,谁见森森晓态岩。
谷雨共惊无几日,蜜蜂未许辄先甜。
应须火急回征棹,一片辞枝可得黏。
国艳夭娆酒半酣,去年同赏寄僧檐。
但知扑扑晴香软,谁见森森晓态岩。
谷雨共惊无几日,蜜蜂未许辄先甜。
应须火急回征棹,一片辞枝可得黏。
这段诗文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苏东坡)的作品,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情的怀念和自然美景的描绘。
"国艳夭娆酒半酣,去年同赏寄僧檐。"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与朋友共饮酒、共同欣赏美景的情形,而“去年”一词则透露出时光流转和怀旧之情。
"但知扑扑晴香软,谁见森森晓态岩。" 这两句通过对比鲜明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感受——柔和的花香与坚硬的山石形成对比,体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哲思。
"谷雨共惊无几日,蜜蜂未许辄先甜。" 这两句描绘了一场突如其来的谷雨,以及蜜蜂尚未开始采蜜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瞬间变化的观察与感悟。
"应须火急回征棹,一片辞枝可得黏。"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急于返回、告别自然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友情和美好时光不舍昼夜之意。
整首诗通过对过往美好的回忆,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